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产业集群是一组在地理上靠近的相互联系的机构,它们处于相同或相关的特定产业领域,因为具有共性或者互补性而联系在一起。对它的研究最初来自对“第三意大利”成功经验的总结,随着工业化在世界范围内的推进,产业集群现象已经在全球各个角落里出现并壮大起来,成为一种普遍性的广泛分布的工业组织形式。产业集群的发展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结构和层次,既有低端道路的以劳动力密集型为代表的传统产业集群,也有高端道路的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业集群,前者如我国沿海的纺织和服装产业集群,后者有中关村信息产业集群等,在一个国家和地区,可能存在着各种类型的产业集群,表现出明显的层次和结构。对产业集群的研究经历了几个阶段,20世纪30至60年代,以Hoover(1937)为代表的研究者首次将集聚经济分解为内部规模经济、地方化经济和城市化经济,从而推动了对产业集群研究的高潮。20世纪70到80年代,以斯科特(Scoff,1983/1988)为代表的研究者对产业集群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产业区”或“产业空间”方面。20世纪80至90年代,主要是应用创新理论将创新、技术变化与经济增长和贸易的分析结合起来,研究的重点是产业集群的创新体系,波特(Porter,1994)提出了著名的地区竞争力的“钻石”模型,强调了产业集群对一定地区国际竞争力的影响。产业集群的研究也逐渐地应用了经济学、管理学、空间地理学、组织行为学以及社会学等知识,随着研究的深入将会应用更多的学科知识来解释和分析产业集群的产生和发展现象和机理,这也证明了产业集群本身是一个复杂的体系。产业集群产生机理的解释很多集中于马歇尔外部性以及范围经济和集聚经济,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这属于事后解释,要从事前的角度思考和解释产业集群的产生,可能需要从古典经济学最初研究的内容即分工和专业化等方面来寻找答案,正是分工和专业化引致的效率提高和成本的降低才促使了集群这种产业组织形式的产生和发展。与其它产业组织形式相比,产业集群在集聚、学习创新和社会资本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正是由于产业集群具有这些优势,使的它在工业化进程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通过产业集群的发展,推动了区域城市化进程和城市经济的发展,在此基础上也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本文按照这样的路径来探求产业集群促进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机理,并在分析我国产业集群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政策建议。全文共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主要是关于产业集群理论研究的综述;第二部分是产业集群推动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路径分析;第三部分是产业集群与工业化,叙述产业集群在推动工业化过程中具有的优势;第四部分是基于产业集群的工业化和城市发展,说明产业集群在推动城市化和城市经济发展中的机制和作用;第五部分是产业集群和区域经济发展,解释了产业集群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最后的部分是推动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集群政策,主要是从我国产业集群现状和面临的问题中提出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