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二部分 接触式A超测量法与光学相干生物测量法对眼球生物测量值精度的比较
目的:通过应用接触式超声仪与光学相干生物测量仪(IOLMaster)分别进行眼球生物测量比较两者的精确性及特点。
对象和方法:研究包括2005年11月到2007年3月在我院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及囊袋内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169例共计228眼。入选患者的平均年龄在69.25±12.64岁。术前分别用IOLMaster、传统的超声生物测量仪和角膜曲率计测量眼轴长度和角膜曲率,使用SRK-Ⅱ或SRK/T公式计算植入人工晶状体的度数,术后随访时间定为2个月。有效测量值包括眼轴长度,角膜曲率和绝对屈光误差值等内容。
结果:用接触式A超和IOLMaster检测眼轴长度:除眼轴<22mm组分别为21.69±0.29mm和21.66±0.21mm,两者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外,其余各组,两者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22mm<眼轴≤24.5mm组分别为23.25±0.66和23.30±0.63mm、24.5mm<眼轴≤26mm组分别为25.02±0.44mm和25.10±0.44mm、眼轴>26mm组分别为29.53±2.62mm和29.75±2.79mm,所有范围眼轴组25.64±3.31nun和25.76±3.42mm。角膜曲率计和IOLMaster测量角膜曲率分别为44.05±1.43D和44.04±1.42D,两者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2月,两种方法的绝对屈光误差比较:L>26mm组分别为1.35±0.95D和1.04±0.92D,两者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L≤26mm各组,两者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应用接触式A超所得绝对屈光误差<1D的术眼在眼轴<22mm组、22mm<眼轴≤24.5mm、24.5mm<眼轴≤26mm,眼轴>26mm组分别为:100%、90%、90%和48%。而应用IOLMaster者分别为:100%、90%、94%和65%。
结论:应用IOLMaster进行白内障术前的眼球生物测量,有非接触、准确及安全易被患者接受的等特点;但也有一定局限性,不能完全替代A超。相对接触式A超, IOLMaster对眼轴测量精确性较高,尤其是对高度近视患者,并能缩小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术后的绝对屈光误差值。
第二部分 不同计算公式对计算人工晶状体屈光度的影响
目的:比较由Haigis,Holladay, SRK Ⅱ和SRK/T公式计算所获得理论残留屈光度与术后患者实际残留屈光度差值的绝对值,从而评价各公式的精确度。
对象和方法:研究包括2005年11月到2007年3月在我院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及囊袋内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169例共计2281眼。入选患者的平均年龄在69.25±12.64岁。术前用IOLMaster进行眼球生物测量,使用Haigis、Holladay、SRK Ⅱ和SRK/T公式计算植入人工晶状体的度数,术后随访时间定为2个月。有效测量值包括眼轴长度,角膜曲率和绝对屈光误差值等内容。
结果:在各段眼轴范围内,由Haigis、Holladay、SRK Ⅱ和SRK/T公式计算所获得理论残留屈光度与术后患者实际残留屈光度差值的绝对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在各段眼轴范围内,由Haigis、Holladay、SRK Ⅱ和SRK/T 公式显示的预测精度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