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健脾益肾泄浊法对改善慢性肾功能衰竭(湿浊证型)患者消化道症状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4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西药治疗)20例和治疗组(加用具有健脾益肾泄浊功效的中药水煎剂)20例,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主要中医证候积分、胃电幅值、血肌酐、尿素氮、血脂、24小时尿蛋白定量的变化。采用医学统计软件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两组综合疗效有效率比较,治疗组90%,对照组6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有效率比较,治疗组100%,对照组3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后两组上述结果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组胃电幅值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5),对照组与治疗组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但治疗前后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上述结果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治疗组血肌酐(Scr)、尿素氮(BUN)、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总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24小时尿蛋白定量(UPRO)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与治疗组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但治疗前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上述结果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治疗组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均较治疗前升高,但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上述结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肾功能衰竭(CRF)西医规范方案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健脾益肾泄浊法能够显著改善CRF(湿浊证型)患者的消化道症状。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增高胃电幅值、增强胃动力,降低血肌酐、尿素氮、尿蛋白,调节血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