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地山与巴尔扎克作品中基督教情怀比较阐释

来源 :青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xinl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古以来,宗教与文学就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基督教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无论是在西方文学史上还是在东方文学史上,都留下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许多东西方作家作品都从基督教中征引典故、选取素材、改编情节、化用人物、推演母题、再现原型、汲取灵感等等,基督教已经成为众多作家心中重要的文化资源。基督教对中法文学同样产生重要的影响,但因为文学传统、审美情趣、作家经历等等主客观的原因,所以又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本文将以许地山与巴尔扎克为例,选取许地山的《玉官》、《缀网劳蛛》与巴尔扎克的《乡村医生》、《乡村教士》,透过作品得出二者基督教情怀展现的相同点:反思现实,为社会寻求出路;提倡“知行合一”的宗教观;对基督人格的真诚呼唤;借宗教寄寓美好理想,又因为各种主客观的原因使二者基督教情怀展现呈现出“苦中信”与“罪中信”的不同。笔者从社会环境、文化环境、个人因素三个方面分别分析呈现出这些异同的原因。最终从人文精神建构、基督教对中法文学的影响所带来的意义、宗教对文学的影响所带来的意义三个方面来分析由此带来的价值。
其他文献
职场上,面对一些难缠同事,保持心平气和,适当改变自己行为,就能摆脱他们的影响。     遭遇情况1:遇到情商差的人,要冷静。  王女士的邻座同事,脾气不好、情绪控制力差,常因一点小事大发脾气,大吼大叫。每当这位同事发脾气,王女士会情绪低落,觉得受到伤害,认为他是冲着自己来的。  面对情商差的“火药桶”,最好的处理方式就是冷静、冷静、再冷静。暂时离开下,礼貌说句:“对不起,我想去洗手间,等下再谈。”
期刊
在某网站的一次调查中显示,有51.3%的员工从来没有向上司提出过加薪要求,而在曾经提出过加薪要求的受访者中,仅有8.5%的职员得到了较好的效果,高达40.2%的人的要求则是“无疾而终”。   在中国人的传统思维中,跟上司提“加薪”就好像当众接吻一样难为情,而这又是件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在种种矛盾和欲念的夹缝中,如何聪明地提出加薪?这可不是“死乞百赖术”可以解决的事情。    王志伟  [北京
期刊
  先锋文学一直是国内外文学研究中颇受重视的学术热点和难点之一。因为文学前进的步伐,文学开拓的前景,都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无数先锋作家探索的结果,取决于他们在艺术上进行
  李碧华是香港文学版图中一位重要的女性作家,她的创作涉及小说、戏剧、随笔等多个文学领域,拥有庞大的读者群。然而,她很长一段时间都被贴上“言情作家”或者“畅销书作者”
本文在大量对外汉语课堂真实语料(录音)的基础上,以实证研究的方法,概括了对外汉语课堂教学语言特点、功能类型,并对对外汉语教学中反馈语(feedback)、课堂语速、媒介语的实际使
本文对南社巨子高旭进行了评述。文章介绍了高旭的生平、思想和文学创作。文章认为,高旭的学术思想是一个驳杂的混合体,西方资产阶级的哲学社会科学和传统的儒学、近代佛学构成
那天,我进京应酬。席间,有人叫来两位著名主持人,他们刻意低调,可我还是想起他们曾经主持过电视台的一些栏目。  他们紧挨着坐在了一起。有人给男人倒酒,女人说,别让他喝了,他有糖尿病,昨天还注射了胰岛素。于是有人起哄,看看人家老婆多心疼人。  上了一道水煮鱼,众人围着吃得火热,男人夹了一块最好的肉给女人,而且小声说,小心刺。女人把鱼头夹给他,然后转脸和众人说,他喜欢吃鱼头。  我羡慕地看着他们,觉得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