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美国爆发了次贷危机,使得与次级贷款相关的金融资产价格大幅下跌,带来了全球性股票市场的动荡和流动性危机。当时的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认为,股票市场可以自主地优化资源配置,没有必要对金融机构加强金融监管。无论是货币政策还是传统金融监管,正是由于忽视了股票市场可能引发的系统性风险,才造成了如此巨大的损失。事实上,货币政策会直接影响货币数量的发行,并通过一定的传导机制影响到股票市场的资金供应,进而影响到股票价格以及实体经济的运行。股票市场的升降涨跌也会促使一个国家在货币政策上作出相应调整。以我国为例,股票市场作为连接货币政策以及实体经济的重要桥梁,其地位和作用与日俱增。研究股票市场价格波动以及货币政策传导之间的关系,对于增加货币政策实施的有效性、实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货币政策与股票价格的相关理论基础以及十年来我国货币政策实施和股市波动情况,基于此,重点介绍了二者之间可能存在相互影响的理论依据。通过股价波动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货币政策对股票价格的影响以及货币政策作用于股票价格对宏观经济产生何种影响来进行分析。其次,运用SVAR模型对我国中央银行制定的货币政策与股票价格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短期内,货币政策工具中利率的变动与股市行情有正向关系且影响较大,要警惕政策、投资者情绪等非理性因素的影响;股票市场对于货币供给冲击立即响应;股价变动短期内会改变货币供给流动性;两种货币政策工具均能发挥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作用;股市并未发挥好货币政策和实体经济之间的桥梁作用,货币当局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应关注股票市场动态。简而言之,股票市场与货币政策之间存在双向互动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