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依据主体性和代表性原则,选取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2009年版)和台湾三民书局出版的《普通高级中学·历史(必修)》(2014年版)为比较对象,对其编写内容进行比较研究。希望通过比较研究,发现海峡两岸高中历史教科书编写内容之异同、各自特征及蕴含在背后的意义。本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 引言。主要是交代选题背景、选题意义、基本概念之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研究思路与方法等。第二章 海峡两岸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纲要)比较研究。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纲要)是历史教科书编写的纲领性文件,指导教科书的编写,规定着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基本教学内容,以及实施建议(方法)等。本章内容主要有课程标准(纲要)基本内容介绍、课程目标比较、基本教学内容比较、实施建议与实施方法比较。第三章 海峡两岸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国史内容比较研究。分别选取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三大方面进行专题比较。从总体上看,无论是政治史、经济史,还是思想文化史,在史料选择、事件叙述和历史解释方面,往往是古代史部分差异较小,而近代史部分差异较大。第四章 海峡两岸高中历史教科书世界史内容比较研究。本章选取在世界历史上曾扮演重要角色,且与中国关系密切的美国、苏联、日本三国为比较对象,比较分析上述三个国家在国家形象建构及其评价上的异同。第五章 海峡两岸高中历史教科书课文辅助系统比较研究。课文辅助系统是教科书编写的重要内容,本章通过对导入系统、注解系统和巩固拓展系统比较分析,借此了解海峡两岸教科书在知识传播方式和辅助教学内容设计方面的差异。第六章 结论。通过比较表明海峡两岸高中历史教科书课程标准(纲要)之差异,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两岸现实政治环境。课文辅助系统的差异,更多是知识传播或技术应用层面的差异,对学生世界观、价值观的培养无决定性影响。编写内容的差异,是由历史客观性特点决定的,因此近代史内容与古代史内容相比,无论在史料运用,还是历史事件的解释上,分歧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