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真人秀的不断发展,其节目种类呈现出日渐丰富的状态。2013年10月,湖南卫视推出的明星亲子户外真人秀《爸爸去哪儿》,它以平均4.015%的收视率、20.98%的收视份额风靡电视荧屏,其颠覆传统的节目形式和内容受到无数观众的追捧。此后,明星户外真人秀异军突起,浙江卫视的《奔跑吧兄弟》、湖南卫视的《花儿与少年》、江苏卫视的《明星到我家》等节目轮番上演,各大卫视都卷起一股明星户外真人秀的热潮,特别是在如今社交媒体发达的背景下,明星户外真人秀的播出外加社交媒体的实时讨论更是达到一个“全民狂欢”的地步。巴赫金的狂欢理论正是建立了这样一个与官方世界完全颠倒的第二世界,在这第二世界中,人们打破了等级、财产、地位、身份等界限,暂时进入了平等、自由、随意的狂欢节中。而明星户外真人秀在某种程度上具备了狂欢节上全民性、仪式性、颠覆性等特点,尤其是节目中随意又亲昵的氛围、诙谐轻松的文化风格、等级解构的人物关系以及接地气的表达形式,与巴赫金提出的狂欢节上“随意又亲昵的接触”、“插科打诨”、“俯就”以及“粗鄙”等特征不谋而合。如今,民间诙谐文化逐步成为电视节目的主流,大众对于明星的窥私欲越来越强烈,加上社交媒体的推动以及明星户外真人秀之间的激烈竞争,让这股“狂欢”的热潮愈演愈烈。但同时,隐藏在肆意狂欢背后的种种误区也开始显现出来,比如预设狂欢情节炒作、狂欢内容媚俗博眼球、网民肆意的谩骂狂欢与粗俗的镜头暴力等等。2015年8月,国家新闻广电总局颁布了《关于加强真人秀节目管理的通知》,开始以政策性的手段引导过度狂欢化的真人秀节目走上改良之路,今年2月,广电总局再次发文严格把控真人秀节目中未成年人的参与,这一类型的节目未来发展前景如何也引起了业界及学界的关注。因此,笔者运用巴赫金狂欢理论,分析近年来各大卫视花重金打造的明星户外真人秀节目的典型案例、表现特征及狂欢原因,总结了狂欢误区,在国家政策的良性引导下,为如今正在狂欢的明星户外真人秀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