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联章七绝研究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lek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七言绝句是唐诗数量第二多的诗体。唐人七绝诗具有诗学典范意义,历代选本众多。联章诗是两首或两首以上诗歌的联合体。在诗歌选本中,联章的整体性往往被忽视。绝句与联章之间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唐人联章七绝数量最多,为后世提供宝贵的艺术经验。本文将唐人联章七绝作为一种独立的诗体,探索其源流、结构、诗学意义以及诗人创作情况。第一章:源流论。首先,推源溯流,梳理联章诗起源之众说。其次,辨析唐人各种形式的“一题数首”,界定联章诗的范畴,明确同题唱和诗、联句诗、宴饮雅集同题共作、同一诗人同题诗、辑诗与选诗等皆不在联章之列。最后,确定此类诗体之名称为“联章诗”,联章诗是一个狭义概念。第二章:结构论。联章诗最核心的因素是结构章法。联章有法,却无定法。讨论联章结构可从联章诗歌艺术特性出发,由表及里地深入探究。先区分出一元趋同结构与多元互异结构,再去讨论内部具体之法。联章诗讲究和而不同,参差变化。唐人联章七绝的实践经验是:一元结构的联章在剪裁上错落有致,化整为零;多元结构的联章则有一与多、多与多、一与一等多种变化之法。但是,唐人也有失联的组诗,失败教训值得反思。第三章:意义论。研究唐人联章七绝的意义在于三个方面:其一,联章体使绝句小诗在保持个性的前提下,具备了长篇的艺术表现力。其二,联章诗体是一种注重整体性的诗学视野,以此观照诗歌,能够发现被选本忽略的诗歌之思想艺术价值。其三,联章体七绝也可作为研究诗家之心与诗学思想的一个角度。另附唐人同题联章七绝诗品一例。第四章:诗人论。论述唐代三位绝句大家的联章七绝:联章七绝质量最高的诗人——王昌龄;绝句评价存在争议的诗人——杜甫;联章七绝创作数量最多的诗人——白居易。另附皮陆联章七绝唱和评析五例。最后梳理各章观点,得出结论。唐人联章七绝作为一个诗学典范,启示后人应该突破选本局限,以联章整体视野去阅读、批评和研究诗歌,使联章各篇各得其所。
其他文献
近年来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交通设施的不断完善,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这些都给城市的交通带来了很大压力。由于城市地上空间的有效性限制性利用,用于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的不
经过两年年暑假的精心准备,以及我高二年级在九月份进行前期的摸索,我校新一轮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终于起步。如今,两个月过去了,作为一名一线的政治教师,我也亲身经历了这一过程。
文中对印制板返修过程中三防涂覆材料的三种去除方法进行了利弊分析,并重点介绍了化学溶剂法在实践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PKRP)治疗大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41例采用PKRP治疗前列腺〉60 ml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手术时间(82.5&#1
针对学生公寓现有管理方式对管理人员依赖度高、时效性差等缺点,提出一种基于Wi Fi技术的综合管理系统。系统包含环境信息采集终端和数据处理服务器两个主要部分。环境信息采集终端内的处理器模块将传感器模块的数据转换为以太网信号,数据处理服务器通过接入点(Access Point)接收并处理后输出最终监测信息;管理人员可控制环境信息采集终端传感器的开断或参数设置。该系统在实现智能化管理的同时,提高了管理的
归化与异化是文学翻译研究中非常重要的策略.本文简单回顾归化和异化策略在文学翻译中应用的历史,从晚清时期的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一百年归化为主调.20世纪最后20年对异化、归化
在传统空气质量监测中,设立区域监测站往往存在设备昂贵,监测点稀少,维护费用大等缺点。针对这一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手机的分布式空气粉尘检测系统。系统采用手机安卓系统搭载粉尘传感器构成便携式空气粉尘检测装置,利用大众使用手机的广泛性、数目庞大的多个该装置构成分布式测量体系,方便检测各区域的用户空气状况,再结合手机GPS定位数据,传送至微信或网站的服务器,经运算得到更准确的各区域空气数据,并实现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