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七言绝句是唐诗数量第二多的诗体。唐人七绝诗具有诗学典范意义,历代选本众多。联章诗是两首或两首以上诗歌的联合体。在诗歌选本中,联章的整体性往往被忽视。绝句与联章之间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唐人联章七绝数量最多,为后世提供宝贵的艺术经验。本文将唐人联章七绝作为一种独立的诗体,探索其源流、结构、诗学意义以及诗人创作情况。第一章:源流论。首先,推源溯流,梳理联章诗起源之众说。其次,辨析唐人各种形式的“一题数首”,界定联章诗的范畴,明确同题唱和诗、联句诗、宴饮雅集同题共作、同一诗人同题诗、辑诗与选诗等皆不在联章之列。最后,确定此类诗体之名称为“联章诗”,联章诗是一个狭义概念。第二章:结构论。联章诗最核心的因素是结构章法。联章有法,却无定法。讨论联章结构可从联章诗歌艺术特性出发,由表及里地深入探究。先区分出一元趋同结构与多元互异结构,再去讨论内部具体之法。联章诗讲究和而不同,参差变化。唐人联章七绝的实践经验是:一元结构的联章在剪裁上错落有致,化整为零;多元结构的联章则有一与多、多与多、一与一等多种变化之法。但是,唐人也有失联的组诗,失败教训值得反思。第三章:意义论。研究唐人联章七绝的意义在于三个方面:其一,联章体使绝句小诗在保持个性的前提下,具备了长篇的艺术表现力。其二,联章诗体是一种注重整体性的诗学视野,以此观照诗歌,能够发现被选本忽略的诗歌之思想艺术价值。其三,联章体七绝也可作为研究诗家之心与诗学思想的一个角度。另附唐人同题联章七绝诗品一例。第四章:诗人论。论述唐代三位绝句大家的联章七绝:联章七绝质量最高的诗人——王昌龄;绝句评价存在争议的诗人——杜甫;联章七绝创作数量最多的诗人——白居易。另附皮陆联章七绝唱和评析五例。最后梳理各章观点,得出结论。唐人联章七绝作为一个诗学典范,启示后人应该突破选本局限,以联章整体视野去阅读、批评和研究诗歌,使联章各篇各得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