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市场经济的发展,把世界带入竞争的时代。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体系中最核心重要的部分,其竞争力强弱直接影响到我国金融业稳定,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2007年,中国金融业步入了一个重要的转折和发展期。经济金融市场化的不断深入,银行业全面开放、银行改制上市完成,使我国份制银行走到了一个新的发展关口。而我国商业银行长期引为自豪的机制灵活、创新能力强等传统优势将明显弱化。股份制银行将面临来自改善盈利能力、创新、风险管理、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巨大压力。同时,随着外资银行凭借其雄厚的国际化运作网络、高超的风险管理和创新能力,灵活的服务策略和高效的激励机制强势进驻中国市场,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继续升级。因此,对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状况进行客观、全面的分析和评价,并制定行之有效的竞争力提升策略,无疑具有相当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首先以银行竞争力的一般理论为依据,阐述了银行竞争力的基本概念和特征,明确了商业银行竞争力的特殊性,探索性地界定了其内涵,并对银行竞争力分析方法进行了回顾和简要点评,为下文的实证分析提供了理论支持。然后,在借鉴国内外权威机构和学者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设计了一套具有较好实际操作性和科学性的银行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在实证分析部分,本文以我国16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利用因子综合评分的结果对各个银行的竞争力进行了排序,详细剖析了我国商业银行的竞争力状况。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的综合排名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又表现出较原国有四大商业银行更好的竞争优势。在因子分析的基础上,找出了影响银行竞争力的因素主要有业务创新及盈利能力、经营效率和发展能力、风险控制能力和偿债与规模能力,并详细分析了我国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原国有四大商业银行在这些方面的差距。最后,本文根据实证研究的评估结果,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在借鉴国外大银行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措施与策略,为进一步增强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并保持其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