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江作为我国的第一大干流,在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当今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进程中,长江流域又扮演着主通道的重要角色。伴随着长江经济带的发展,长江流域的交通运输网络也日趋完善,运输流量逐年增加,成为我国重要的交通运输大动脉。近年来,随着集装箱运输的快速发展,长江流域的集装箱多式联运也有了长足的发展。 然而,由于目前长江流域多式联运尚处在起步阶段,因而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亟待解决。从总体上看,目前区域多式联运发展中的“瓶颈”问题除了体现在管理体制、政策法规和运输网络等方面外,沿江港口城市的信息化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各种单证与信息不流畅也是一个有待于解决的问题。长江流域集装箱多式联运EDI信息系统建设项目正是解决此类问题的一个重大项目,被正式列入国家计划委员会制订的“十五专项发展计划”。本文试图借曾参与实施这一项目的工作之机,从理论层面上对以上海为枢纽的长江流域集装箱多式联运EDI信息系统规划展开研究,为今后EDI在航运业的推广应用提供有益的决策依据。 本文的基本结构安排如下: 第一部分,问题的提出。具体介绍长江流域集装箱多式联运EDI信息系统建设项目的历史由来,论文研究意义、思路及内容。 第二部分,对该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深入的分析。本部分采用了理论和实证的分析方法,着重分析了国内外EDI项目实施的概况,从中可以看出,该项目的实施既是必要的,在实践上又是可行的。 第三部分,提出了该项目建设的基本框架,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项目实施的内容以及项目建设的总体框架。 第四部分,对多式联运EDI上海枢纽中心平台的建设展开研究。着重研究了该平台体系结构、网络结构、中心的设备选型以及资金估算等。 第五部分,对上海大通关信息技术平台的建设展开研究。包括总体目标及系统架构、分阶段目标、项目实施方案以及资金估算等内容。 第六部分,项目的管理实施,主要研究了项目建设的实施步骤和建议,以及长江多式联运EDI项目的推广应用模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