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一种病变主体在肝小叶,以肝细胞脂肪变性、损伤及炎症细胞浸润为病理特征但无过量饮酒史的临床综合征。其疾病谱随病程的进展表现不一,包括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litis,NASH)、脂肪性肝纤维化和脂肪性肝硬化4个病理过程。流行病学调查表明,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率趋于超越病毒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病(ALD),已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医学问题和社会问题。近20年来,中国及亚太地区本病的患病率已达到9-40﹪。目前,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因此,研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机理及研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有效药物具有重要意义。橙皮苷(hesperidin,HDN)是橙皮素与芸香糖形成的糖苷,为二氢黄酮衍生物。橙皮苷广泛存在于豆科、白桦、唇形花科、蝶形花科、芸香科、柑橘属植物体中。橙皮苷是柑橘果肉和果皮的重要成分,其药理活性的研究一直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目前,国内外研究发现橙皮苷的药理作用主要有抗脂质氧化及清除氧自由基作用,降血脂、抗炎作用,保护肝脏作用等。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为了寻求疗效更高及更安全的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药物,本文采用脂肪乳剂灌胃、蔗糖溶液喂养诱导建立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橙皮苷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防治作用及部分机制,主要内容概括如下:1.HDN对SD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保护作用脂肪乳剂灌胃、喂食蔗糖溶液建立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给药组在第3周末给予不同剂量的橙皮苷(80、160、320mg/kg),阳性药物组给于凯西莱(60mg/kg),共给药6周。与模型组比较,HDN能明显降低血清ALT、AST的水平。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给于HDN后可明显减轻肝脏损伤程度,表现为肝细胞水样变性和脂肪变性显著减少,汇管区无明显炎细胞浸润。以上结果提示:HDN对脂肪乳剂灌胃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有明显的保护作用。2.HDN对SD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脂质代谢的影响与模型组比较,HDN能显著降低血清LDL-C、TC、TG、FFA水平,并能显著升高血清HDL-C的水平。电镜对肝细胞超微结构观察结果显示,给于HDN后肝细胞内脂滴变小、减少,部分肝细胞无脂滴形成。结果提示:HDN对SD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防治作用可能与其调节脂质代谢,减少脂肪沉积有关。3.HDN对SD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氧化代谢的影响与模型组比较,HDN能显著降低肝匀浆MDA和血清中NO的含量并增加肝匀浆SOD的活性,同时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示HDN(320mg/kg)可明显抑制肝脏中CYP2E1的蛋白表达。电镜检查结果显示,给于HDN后线粒体肿胀程度明显著减轻,结构较模型组清晰。以上研究结果提示:HDN对SD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防治作用可能与其抗脂质过氧化,抑制肝脏CYP2E1的表达和对线粒体的保护作用有关。4.HDN对SD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炎症反应的影响与模型组相比,HDN能显著降低血清TNF-α和IL-6并增加IL-10的水平;并且HDN(320mg/kg)还能进一步抑制肝脏中MCP-1mRNA和NF-κB的表达。以上结果提示:HDN能够下调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促炎因子的水平,上调抗炎因子水平,减轻炎症反应。5.HDN对SD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PPAR-α和CPT-1表达的影响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脏中PPAR-αmRNA和CPT-1 mRNA的表达明显降低,而HDN(320mg/kg)能显著增强PPAR-αmRNA和CPT-1 mRNA的表达。提示:HDN对SD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防治作用的机制可能与上调PPAR-αmRNA和CPT-1 mRNA的表达有关。以上实验结果综合表明,HDN对脂肪乳剂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有明显的防治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调节脂质代谢,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抑制肝脏CYP2E1的蛋白表达,保护肝细胞线粒体结构和功能,减轻炎症反应,增强PPAR-αmRNA和CPT-1 mRNA的表达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