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三十年来,为推动能源生产和社会消费形式的转变,全世界范围内以风、光为代表的新能源发展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随着我国新能源持续快速地增长,在电网中占比日益提高,未来新能源将进入大规模发展阶段,目前我国风电、太阳能装机容量均居世界第一,但与传统能源发电方式相比,新能源机组出力固有的随机性和间歇性,大规模新能源并网导致电力系统运行的不确定性,给电网的调度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导致“弃风、弃光”问题日益严重。追其根源主要有:新能源发展与市场需求不匹配、供应管理手段欠缺、跨省跨区输电通道不足、调峰消纳机制不健全。因此,研究新能源优化供应手段,提高电网对新能源接纳能力,确定新能源并网系统的合理调度模式,完新能源风险管理评估以及针对用电市场促进能源消纳的协调发展关系等都是亟需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文以甘肃新能源发展现状为出发点,提出了涵盖新能源供应管理、风险评估、消纳管理及辅助机制并行的新能源优化管理模式,研究了基于诱导有序加权平均IOWA算子的新能源发展趋势组合预测模型,针对大规模新能源接入电网对电力市场、区域电网带来的影响,研究了新能源并网优化协调的理论及方法,对新能源风险管理进行深入分析,构建了基于电源侧互补、用户侧参与的新能源消纳模式。论文的研究为促进新能源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论文研究内容如下:(1)提出新能源优化管理模式。针对新能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组合预测技术与协整发展理论,提出了新能源优化协调发展模式。该模式以甘肃新能源发展现状为基础,以新能源预测、评价、风险管理、消纳为重点研究方向,综合考虑新能源发展对各参与方影响,协调相关利益,为促进新能源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2)研究基于变权组合预测模型的新能源发展趋势预测。针对单一模型预测精度有限的问题,以甘肃省多年新能源发展数据为基础,分别建立Logistic回归预测、时间序列预测、灰色GM(1,1)预测模型,对预测结果进行分析,确定各方法的预测可靠性,并依此为依据进行诱导有序加权平均IOWA算子的组合预测模型权重确定,为新能源发展趋势合理预测提供支撑。(3)研究新能源优化供应管理方法。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基于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关系,建立了新能源与用电市场协调发展模型;以安全可靠、供需平衡、节能减排和经济高效为指标,建立了基于新能源接入用电系统的能效评估方法;根据新能源并网对区域电网的影响,建立了基于改进TOPSIS模型的新能源并网协调性评价方法,为实现新能源优质供应提供保证。(4)建立基于Copula模型的新能源风险评估方法。基于经济运行环境分析,从电力需求、发电企业、区域内交易市场环境、供电公司及政策等多角度确定了影响大规模新能源发展的运行管理风险因素,提出风险评估的标准,建立基于Copula模型的新能源风险评价方法。(5)研究涵盖电源侧互补、用户参与及辅助消纳机制并行的新能源优化消纳模式。针对新能源出力特性,提出了风/光互补、水/光互补的协调优化配置方案,建立了多源互补最优控制模型;针对用户侧参与调峰,以企业自备电厂和高载能企业为研究对象,均衡各方利益,建立了用户参与调峰的新能源消纳控制模型;提出了涵盖新能源交易电价和消纳政策的新能源消纳辅助机制,使得新能源消纳机制和政策更加的贴合实际、为新能源的消纳提供更有利的机制和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