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我国公司僵局的法律路径研究

来源 :宁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nann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05年修订《公司法》以来,公司僵局这个概念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大众视野,随着中国公司制度的不断完善,企业通过创新带来了竞争力和成功,与此同时,与不断壮大的公司相伴随而来的股东、董事之间矛盾加剧问题,亦开始频繁出现。法律发展的滞后性以及中国法律天然的被动性导致当前解决公司僵局问题的手段单一且严苛,目前,法院面对此类案件通常依据《公司法》及其司法解释中关于解散公司的条款进行处理。针对僵局问题,也有学者和实务工作者积极寻找化解的措施,提出通过股权转让和股权回购权来解决此类问题,但是实际操作中并不实用。面对公司僵局形成的种种危害以及中国当前立法上的缺陷,笔者认为寻求化解这一难题的其他法律路径就倍显重要。
  通过分析中国处理僵局问题的立法和司法现状,并参考美德两国公司法的立法经验,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研究化解中国公司僵局的法律路径。第一部分对公司僵局的相关基础理论进行概述,归纳了公司僵局的内涵及表现形式、形成原因及危害、以及司法介入公司僵局的法理基础,通过对公司僵局法律问题的深刻理解,为文章剩余部分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分别介绍了公司僵局的立法现状和司法现状,从中国司法解散制度、有偿转让股份和股份收买请求权三方面剖析当前立法的局限性。以两个典型案例分析了公司僵局问题的司法现状及其局限性。第三部分从比较法的角度对比了英美法系的代表国家美国和大陆法系的代表国家德国的立法中,对于僵局问题的规定和处置机制,从而借鉴分析得出启示,以期完善中国解决这一问题的法律路径。第四部分是本文的重点内容,提出了完善中国公司僵局化解机制的建议,分别是预设公司章程、适用股东除名制度、运用定暂时状态假处分三种措施。
其他文献
逆向人格否认制度在理论界和司法界都存有不小的争议和分歧,本文藉一实践中真实案例着手,引出逆向人格否认制度确有研究之意义并通过对逆向人格否认制度的基本概念及分类的一般分析,在明确其分类和概念之后,通过归纳总结并结合司法实践进行研究,得出了我国确有必要引入公司人格逆向否认制度的结论。在此基础之上,对该制度的构成要件以及适用中的具体问题进行了分析与研究。论文共分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对逆向人格否认制度
学位
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源远流长,从古至今,对自由平等、幸福富裕这一社会目标的追求也一直从未间断。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一直坚持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坚持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奋斗目标,为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不断奋斗,并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可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主要矛盾的变化,一些阻碍共同富裕实现的因素也在不断出现,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为实现共同富裕扫清道路,成为当下刻不容缓的工作之一。因
学位
目前,网络使用已经深入到大学生学习、生活和交流娱乐等各个领域,为大学生开阔眼界、获取最新信息、沟通交流、娱乐休闲和学习提供了广阔的平台。网络,已然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网络对于大学生是一把“双刃剑”,在为大学生带来许多好处的同时,也在以其独有的方式侵蚀着大学生。增强大学生网络道德自律意识,规范其网络行为,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主力军,是整个社会的栋
学位
民生,是人类发展的基本问题,是人民幸福之基,是社会和谐之本,备受社会普遍关注。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更是高度关注民生问题,提出“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民生问题日益凸显。重新研读马克思民生思想,从中汲取理论精华,既丰富了中国共产党的民生思想,同时为解决当前民生问题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途径。  以马克思民生思想作为理论依据,主要采用文
面对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容量、资源承载力的双重约束,绿色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重要趋势。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以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新理念的提出,凸显了绿色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对马克思绿色发展思想进行研究,可以拓展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在中国的应用和发展,有利于在确保经济增长速度的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实现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健康、和谐和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建设生
学位
义利观问题,多年来一直是大学生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教育面对的热点问题。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消极、腐朽的思想容易对大学生造成侵蚀,影响大学生正确义利观的形成。大学生是促进我国社会发展和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力量,是实现“中国梦”的主要“筑梦人”,大学期间是大学生义利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这就要求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把立德树人作为培养目标,为培
学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智慧,是我党和人民的价值体现,也是我们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是国家发展的主力军,承载着党和国家建设的期望。然而,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引入、发展和普及,网络在满足大学生学习和生活需要的同时,也为其带来了纷杂的信息,面对复杂的、多元化的社会思潮的冲击,一些甄别能力还不够强的大学生极易
学位
面对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面对各种错误思潮的影响,提高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不仅是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课题,更是关系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发展、长盛不衰的重大课题。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培育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无论对大学生自身发展,还是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是指
学位
理想信念是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的集中体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不断发展,砥砺前行的精神动力。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发展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前景十分光明,但是也面临十分严峻的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在历次讲话中多次强调理想信念的重要性,特别是青年大学生理想信念的重要性。大学生作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中流砥柱,能否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将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学位
随着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国家越来越重视文化的建设,文化软实力越来越成为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同时文化在人才培养与社会进步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红色文化是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实践中形成并不断发展的一种特有的文化形态和精神品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红色文化内在地包含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