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前我国农业装备企业的产品设计往往以跟踪仿制为主,由用户提出需求到产品设计完成需要有经验的工程师全程负责,且过程中大量工作均为之前产品的设计的简单重复,效率低下且成本较高,而旋耕机又是典型的产品多样性高、地域适用性强的农机装备。所以为了解决旋耕机设计效率低的问题,本文以卧式中间齿轮传动旋耕机为研究对象,基于知识工程理论构建了旋耕机智能设计体系;系统研究了旋耕机设计知识和知识表示;研究了旋耕机混合推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农业装备企业的产品设计往往以跟踪仿制为主,由用户提出需求到产品设计完成需要有经验的工程师全程负责,且过程中大量工作均为之前产品的设计的简单重复,效率低下且成本较高,而旋耕机又是典型的产品多样性高、地域适用性强的农机装备。所以为了解决旋耕机设计效率低的问题,本文以卧式中间齿轮传动旋耕机为研究对象,基于知识工程理论构建了旋耕机智能设计体系;系统研究了旋耕机设计知识和知识表示;研究了旋耕机混合推理算法和推理解释机制;基于多平台二次开发技术开发了旋耕机智能设计系统并进行系统仿真验证。该系统可用于旋耕机的智能设计,有助于缩短旋耕机设计周期,有效继承了产品设计经验,提高产品设计效率。本文主要研究工作有如下几个方面:(1)从旋耕机设计需求和工作过程出发,对其进行知识模型划分,通过查阅现有资料并调查流通较广的几种机型,深入研究了关键部件设计知识,并挖掘了部分隐性知识。通过研究各型号旋耕刀的工作条件,得出旋耕刀的选型规则;在保证耕作效果的前提下得出合适的旋耕刀数量设计规则;得出各种土壤类型适合的旋耕刀排列方式;通过调查现有机型刀座间距和旋耕刀型号的关系,拟合曲线得出旋耕刀工作幅宽和刀座间距的关系规则;通过对旋耕机工作时旋耕刀和刀轴的状态分析、材料力学分析,在保证可靠性的前提下得出刀轴厚度设计规则。通过逆向工程技术,利用三维扫描仪对各型号旋耕刀扫描获取旋耕刀实例,通过设计软件获得了各标准件实例,并绘制了三种不同型号的旋耕机。(2)梳理旋耕机设计规则,从分析知识特点入手,基于产生式规则表示法结合框架表示法,对获取到的旋耕机各类知识表示为计算机可以理解的形式。基于SQLite关系型数据库构建了旋耕机智能设计系统知识库及其管理系统,主要包括参数库、规则库、实例库。(3)结合旋耕机整机特点,研究设计了智能设计系统推理模块算法,重点设计了基于经验知识的模糊推理和基于实例的推理,并将算法结合设计了混合推理算法。基于系统知识库可以由用户需求快速得出整机详细参数和相似度最高的实例。为了提高算法的透明度,设计了推理解释机制,达到解释内容充分而不冗余的效果。(4)在上述理论与方法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旋耕机智能设计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开发了整套系统平台,包括数据库链接模块、推理机系统模块、零件参数化模块和零部件自动装配模块,创新性地将数据库作为中间媒介平台,计算保存参数后再调取参数赋予参数化建模模块,让每次设计都有记录可查。并进行了应用举例。实际操作证明,在Windows10操作系统、Intel i5 7th处理器、16G内存配置环境下,2~3min即可完成整机的设计并输出三维模型。(5)为了验证系统的可靠性,对输出产品进行EDEM-ANSYS耦合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证明,土壤破碎率约为72.13%,耕后土壤平整度约为2.8cm,耕作部件最大应力48.3MPa,均符合国家标准。证明系统设计产品完全满足实际使用需求。
其他文献
目前使用小型水力旋流器分离细微颗粒越来越受到关注,但常局限于常规形状或特定出入口尺寸等而导致分离性能不佳。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抛物面壁水力旋流器(fx10.0),通过设计,CFD-DEM,试验这三个环节来分析型抛物面壁旋流器和传统圆锥面壁在不同粒径的沙粒,不同入口流速,不同入口浓度下沉砂口回收率,浓缩比,和颗粒过滤彻底时间这三个主要分离指标并对其内部流场和颗粒轨迹进行了分析。由于抛物面壁旋流器分离性
野生蜜蜂是热带、亚热带及高寒高海拔等特定区域的主要传粉昆虫,它们在维持生态平衡及生物多样性等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也弥补了商用蜜蜂无法覆盖这些地区的不足。但近50年来,野生蜜蜂正遭受到各方面的压力,野生传粉昆虫的数量逐年下降,引起了全球的广泛关注。肠道菌群在传粉昆虫健康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新陈代谢、免疫防御、生长发育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蜜蜂肠道菌群,不仅可以帮助宿主消化和制
保护性耕作模式下的农田地表面大量秸秆覆盖,会造成机具的田间通过性差、病虫害发生、以及秸秆在开沟器上缠草壅堵等问题。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是为大量秸秆覆盖的农田正常进行免耕播种机正常作业提供有效的技术保障。通过查阅文献,基于秸秆与防堵机构互相作用的边界层分离现象以及生物仿生的理论,以一种生活在秸秆层中的白星花金龟的前后肢为仿生原型,设计了仿生分拨草免耕防堵装置。并在学校工程训练中心进行了分拨草防堵装置的加
三七(Panax notoginseng)是中国著名中药材,随着种植规模不断增加,对三七收获机械化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依旧存在着牵引阻力大等问题,因此,需要对三七挖掘收获机理进行深入研究及分析,从而探究出高效率、低伤七率的收获方法。目前国内外关于三七收获方面的研究集中在整机和关键部件,没有深入的关于挖掘机理方向的研究。本文依托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三七机械化挖掘收获工作机理与关键技术研究(518
随着我国农业和畜牧养殖业机械化,规模化发展,秸秆和畜禽粪便逐年递增。为了缓解秸秆和畜禽粪便处理不当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并将秸秆和畜禽粪便得到高效利用,本文利用不同的方式对玉米秸秆进行预处理后与牛粪混合进行厌氧干发酵产沼气性能的研究。首先利用批式厌氧干发酵的方式考察粪草比、发酵温度和发酵总固体物浓度对产沼气性能的影响,其次利用化学法和生物法对玉米秸秆进行预处理条件的优化,最后利用二者分别预处理和不同
滴灌技术发展至今,堵塞仍是限制其发展的首要原因。减少滴灌田间管网内泥沙沉积可以有效预防滴灌灌水器堵塞。为探明含沙水灌溉下滴灌田间管网内泥沙的具体分布,本研究通过模拟室内灌溉试验的预试验,发现了滴灌田间管网内泥沙沉积和灌水器堵塞的规律,进而设计试验探究3种布置方式(布置方式A、布置方式B、布置方式C、)、3种粒径范围(0-0.03mm:D1、0.03-0.05mm:D2、0.05-0.1mm:D3)
近年来仿生学在工程技术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且在农机具土壤耕作部件的优化方面效果显著,而深松是重要的保护性耕作技术之一,可有效改善土壤压实问题,实现作物的增产增收,在全世界范围内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随着耕深和耕速的增加,造成深松工作阻力大、能量损失及作业效率低等问题。本文以砂鱼蜥(Scincus scincus)为仿生原型,通过对其特殊运动方式规律的研究,并利用离散元模拟其运动,用于减少在土壤中前
中国蚕豆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第一,2019年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为91万公顷和191万吨,约占全球的35%。蚕豆富含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在食品加工行业发展迅速。作为粮食、蔬菜和肥料兼用型作物,蚕豆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但蚕豆种植大多数采用人工点播的方式,机械化水平低,劳动强度大,人工生产成本过高,严重阻碍了蚕豆产业的健康发展,推广蚕豆机械化种植势在必行。排种器作为播种机械的核心部件,是保证播种质量
三七是我国名贵的中药材,近年来三七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但三七收获还处在人工收获阶段,收获效率较低。三七收获机正处于研发阶段,温室三七收获机存在着挖掘深度不足、干涉和壅土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对温室三七收获机的挖掘装置进行结构改进,通过土槽试验,分析挖掘铲入土角度、挖掘深度对挖掘阻力的影响规律。本论文依托于云南省重大科技计划“克服三七连作障碍体系构建”之子项目“克服三七连作障碍工程设施及机械装备研
云南地区耕地石漠化严重,保护性耕作仍处于发展阶段,北方现有的成熟破茬装置在该地区无法直接使用。在石漠化地区进行破茬作业时,由于裸露基岩和砾石会对破茬装置造成损坏。因此,设计一种主动避障破茬装置控系统对于提高破茬装置在云南石漠化地区的使用寿命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液压转向系统和伺服提升系统来对不同大小的障碍物进行避障,并结合自抗扰控制技术以及BP模糊神经网络对两个系统进行优化。本文主要研究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