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识字写字占据重要位置。小学低年级作为幼小衔接的关键期,渐渐由口头表达转向书面表达,写字是实现这一过渡的重要桥梁。在部编教材全面推行的大背景下,识字量与书写能力作为大量阅读的前期准备,客观上要求学生减少错别字、提高书写能力。本文论题“小学低年级错别字现象预防和纠正的实践研究”基于一线教学环境,依托部编版低年级教材,以低年段学生为研究对象,立足教师、学生、家庭、社会等多个视角,通过大量的课堂教学案例、调查研究等,结合儿童认知发展特点、思维方式,分析错别字现象成因,反推教学实践中的不足与缺漏,探索适合课堂教学、课后辅导的错别字预防和纠正的有效策略。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研究:一、对学生三类作业进行调查分析,整理错别字类型,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二、围绕汉字本身特点、学生层面、教学层面、社会层面,分析错别字的成因。三、收集了教案、课件、学生作业等,运用文献研究法、文本调查法、访谈法、制表法和问卷调查法,结合一线教学实例,从课堂教学角度、社会语言文字环境探寻错别字预防策略;四、聚焦教学实施者层面、教学主体层面、家庭层面,探求错别字的纠正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