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痉挛型脑瘫患儿的躯干控制能力,并分析其视觉代偿能力以及左右、前后方向的对称性平衡能力;对脑瘫患儿进行躯干控制能力训练后疗效分析,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对脑瘫患儿躯干控制能力的影响。方法痉挛型脑瘫患儿和正常同龄儿童各20例,采用意大利tecnobody公司生产的PK254P平衡反馈训练仪分别在睁眼及闭眼情况下测定患者的躯干稳定性参数(COP前后标准差、左右标准差、前后平均运动速度、左右平均运动速度、运动长度、运动椭圆面积)和左右及前后的对称性参数(X轴平均COP及Y轴平均COP),测试时间均为30秒。经过6个月的PT技术及平衡仪行躯干控制训练后,再次评估上述指标,将治疗前后的评估进行统计分析,评估治疗效果。结果痉挛型脑瘫患儿在睁眼及闭眼时COP前后方向标准差、左右方向标准差、前后方向平均运动速度、左右方向平均运动速度、运动长度、运动椭圆面积均高于对照组儿童(P<0.05)。躯干稳定性控制参数睁眼数值减去闭眼数值也大于对照组儿童(P<0.05)。睁眼及闭眼时压力中心左右方向的分布基本对称(均值接近0),而在前后方向的压力中心更侧向前方(均值明显大于0)。而对照组儿童睁眼及闭眼时左右方向及前后方向压力中心的分布均基本对称(均值接近0)。躯干控制治疗前后躯干稳定性参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压力中心前后方向对称性参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痉挛型脑瘫患儿在睁眼及闭眼时躯干稳定性控制均差于正常同龄儿童,视觉代偿情况在躯干稳定性控制中的作用比正常同龄儿童大,左右方向的偏移基本对称,而前后方向的位移重心明显偏前方。平衡功能训练结合PT技术训练能有效改善脑瘫患儿的躯干控制能力,且采用平衡仪方法可以为脑瘫患儿躯干控制能力的疗效评估提供客观及量化的功能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