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部重庆电话局研究(1938年7月-1943年1月)

来源 :重庆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cace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29年重庆建市,市政府组织及机构逐渐完善,从而为重庆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到抗战前重庆城市的各方面都得到发展。通讯作为重庆城市发展的标志之一,也经历了近代化的演变。驿站、民信局、邮政、电报、电话是重庆通讯方式的主要演变历程。电话作为当时世界上最为先进的通讯工具,其在重庆的发展一开始就遇到瓶颈。1915年电话首次在重庆出现,至抗战前重庆电话事业共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滥觞时期、公用时期、地方办理时期和省办时期,在这四个时期,电话业始终未得到快速发展。重庆电话业在抗战前落后的原因有三:地理环境差、经济条件有限、重庆人们思想观念的落后。抗战全面爆发后,重庆电话总所由国民政府交通部接收,改为交通部重庆电话局,初设为三等局。重庆电话局对组织机构和政策进行了调整,同时由于大轰炸,重庆城市不断迁建新区,扩大了城市规模,也加速了电话局的扩建。局所的增加、线路的扩展、电话设备的改进以及团队的壮大都是重庆电话局发展的标志。然在其发展过程中也是处处受阻,特别是重庆大轰炸时期,重庆电话业受到重创。为保障重庆电话通讯最大程度不受大轰炸影响,电话局全体员工不分昼夜的工作,为抗战的胜利作出自己的贡献。在抗战艰难时期,重庆电话局能够建立起全市的电话网,有其自己的努力,也有其特定的历史因素,这也使重庆电话局的发展也表现出了许多不足之处,例如普及程度不够,公用民用比例不协调等。然交通部重庆电话局在当时的发展不仅为抗战的通讯工作作出了贡献,同时也为重庆今后的通讯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其历史功绩应予客观评价。
其他文献
针对在Windows环境下微机和单片机多机通信的特点和要求,研究了多种串行通信技术,如通信控件、WindowsAPI、动态链接库、嵌入汇编语言等技术,以及多种编程语言的实现手段,最
目前电子商务和其它众多Internet应用遇到了数据格式不同,系统平台不兼容,复杂的分布式环境等问题,该文针对以上问题,在介绍XML特点、用XML实现数据交换服务以及使用XSL实现
引入流概念来结构化数据报通信单元,介绍了基于流的数据报加密方案.本技术不必通过交换消息而获取密钥,保留了数据报的无连接性,采用了流状态表和密钥缓冲机制,为面向会话的
介绍了金川有色金属公司近20年来电解钴和氧化钴冶炼技术的进展情况。随着许多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的投入使用,钴冶炼回收率的80年代的30%左右提高到目前的39%左右。通过进一步行之有
本文从清末1889年陕西开始有线电报建设开始进行相关研究。陕西有线电报的建设正是从清廷开始引进西方先进的通讯技术之后,晚于东南沿海和京畿地区,始于1889年。本文对陕西有线
清末民初的翻译活动是中国翻译史上三大翻译高潮之一,而置身于政治活动风起云涌的年代,当时的翻译活动不可避免地染上了时代的特色。清末民初的两次文学运动,即梁启超发起的小说
以牡蛎壳为主要原料通过和膨润土的混合改性,制备了空心环型废水除磷材料.探讨了不同煅烧温度和不同样品配比条件下的废水除磷效果,从而选择最佳制备条件,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
清末民初是中国历史上社会变动最为剧烈的时代。随着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深入,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日益加深,出现了严重的民族危机,救亡图存成为时代的主题。在近代社
提出了一种Add-Mult型模糊神经网络模型(AMFNN),给出了该模型的结构.根据梯度下降算法,给出了AMFNN模糊神经网络的误差反传学习算法.与6种极具代表性的模糊推理方法进行比较
XML技术正在兴起,使用XML和ADO Stream对象技术,实现HTML页面上传文件,不但不引起页面转换,还可在无第三方组件支持和限制下同时上传多个文件,并且程序是纯脚本写成的,可以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