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书正讹》研究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ir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元代文字学家周伯琦所著《六书正讹》,是一部阐述《说文》,辨证俗字的字书。第一章、概说。首先叙述研究现状,指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其次,关于《六书正讹》的版本,经过对比发现,现今所能见到的一些著录该书的版本目录中,讹误不少,又经学者辗转误引,不可不正;再次,关于《六书正讹》体例的研究,历代学者均未能阐发周书体例编排的深意,埋没了周伯琦由体例的不同来说明古今语音变化的特殊编排方式。第二章、《六书正讹》的六书说。首先,探讨六书与文、字的关系,指出周伯琦文字子母衍生说的理论价值;其次,分析周氏的六书理论,主要就其中与《说文》不尽相同的六书和兼书分类评说,指出其中的优点与不足。第三章、《六书正讹》释义评议。首先分析《六书正讹》在释义方面的特点;其次,将《六书正讹》与《说文》相互对照,找出其中不同之处,一一评述其是非得失,分析周伯琦对《说文》在字形、释义和六书三方面阙失所做的补订工作。《六书正讹》对许书中的两千多个常用字所做的补正研究,在很多文字的形义分析中提出了自己不同的见解,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但鉴于其中的许多观点取自戴侗,因而后代文字学家对其深加诋毁,历来将其排斥在正统“《说文》学”著述之外,未免有失公允。对《六书正讹》一书作一番综合整理与评析,评价其在“《说文》学”研究史应有的位置,也为我国文字学史的研究提供一份具体的资料。第四章、《六书正讹》字类述例。针对该书的收字特点,主要分析了其中收录的古文字和俗字的类型。周伯琦将所能见到的古文字形体列在篆文之后,这虽然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研究,但却试图据此探求文字的本义,敢于对旧说提出怀疑,纠正《说文》的误释,阐述字义演变的轨迹,取得了不少成绩。《六书正讹》一书为元朝时期规范文字的字书,其中收录了很多俗体,《六书正讹》既处于“《说文》学”的内在发展过程中,同时又继承了唐宋以来字样学的发展路线,周伯琦对待俗体有泥古倾向,但却辑录了很多唐代以来形成的俗字,对规范文字形体是有很大贡献的。把《六书正讹》分别置于这两条并行的线索中,吸收文字学史上有价值的研究成果,除分析《六书正讹》所用术语的内涵,对其体例、内容作出整体的观照外,还全面评述其在释义、汉字构形、字体演变等方面研究的贡献和局限,以及该书对文字规范的影响等。最后,概述《六书正讹》一书的特点,评价其功过得失。
其他文献
作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在西方认知语言学领域中出现的一个新理论,概念整合理论因其强大的阐释力而倍受关注。中外学者也从不同的角度论证了该理论强大的阐释力,但将这一理论运
中唐时代是唐传奇发展的兴盛时期,《玄怪录》是唐传奇专集中有较大影响的作品,它虽然总体上说是用文言写成的,但其中记言部分为表现人物说话的真实性,已经不避俚俗具有一定的
何良俊是明代中期著名的戏曲理论家、文学家、藏书家和美术家。近年来,学术界对于他的研究颇多,但大都涉及在戏曲理论方面,比较琐碎。在此基础上,笔者对何良俊诗学思想进行了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现代汉语形容词的研究成了汉语语法学的一个热点问题,形容词的量性特征也受到了语法学者的普遍关注,本文以形容词具有量性特征为前提,对形容词不同量级的同
在2014年11月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中俄两国计划增加以人民币结算的贸易规模,这是在人民币国际化道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我国应该在权衡人民币国际化成本收益并确保收益
协商性司法,在我国法学界是一个不被熟知的概念。而对于辩诉交易,我们却并不陌生。近年来,在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的辩诉交易制度方面,我国出现了大量的研究资料。实际上,美国
研究目的:分析中国土地利用中的公共参与现状,认识公共参与的重要性。研究方法:通过法律文本分析和案例分析,建立由"法律明确度"和"结果拘束力"组成的分析框架。研究结果:改
企业改制中土地资产处置与管理问题探讨吴桂华(湖南省国土测绘管理局)土地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上地资产在企业资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抓住企业改制这个契机,盘活
<正>"宗数是人民的鸦片",它往往会起着麻痹人民,毒害人民的消极作用。宗教曾被反动统治阶级用作文化侵略的工具;但在国际间的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中,它也曾起过有益作用。在中
以往对关系从句的语法化研究主要是集中在后置型关系从句上,原因在于对前置型关系从句的发展情况缺少真实的语料。另外,前、后置关系从句的语法化对比研究也从来没有人做过。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