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公立医院在我国卫生服务体系中占据主体地位,负责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当前公立医院的发展遇到一些问题,突出表现为政府投入无法满足医院的发展需要和医院提供的医疗服务无法满足民众多样化的需求,资金筹集问题事关公立医院的健康长久发展。在公立医院的收入中,财政补助所占的比重较低,无法满足医院建设发展的资金需求。根据新医改“医药分开”的目标,医院的收入补偿方式逐渐变为财政补助和医疗服务收费,这使得医院的利润空间下降,财务状况紧张。为了应对医疗市场的激烈竞争,公立医院纷纷增加基建项目以增强自身实力,在外部财政补助不足,自身资金积累受到限制的情况下,医院增加了对外部融资的需求。我国公立医院建设引入社会资本已有较长时间,2013年之前以银行贷款为主,2013年政府出台《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鼓励公立医院建设中引入社会资本。因此,本研究从公共管理角度对公立医院建设引入社会资本进行研究,为政府加强对公立医院引入的私人资本的管理提供政策建议。研究目的本研究分两个阶段介绍了公立医院建设引入社会资本的情况、出现的问题和政府公共管理职能的状况,由于实践中公立医院建设引入社会资本的政策颁布时间较短,有必要加强对国外经验的研究。结合我国实践和英国经验,对我国政府进一步发挥公共管理职能加强对公立医院引入的社会资本的管理提供政策建议。研究方法结合新公共管理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和财务管理理论进行定性分析,通过查阅文献,分为两个阶段介绍我国公立医院建设引入社会资本的情况并评价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根据《中国卫生统计年鉴》和从山东省卫生厅获取的数据,计算相关财务指标,采取对比分析、趋势分析和比率分析的方法,对公立医院的债务问题和规模扩张问题进行定量分析。作为对照,介绍英国公立医院建设使用私人筹资计划,采用比较分析法,对比英国和我国的相似之处,为我国公立医院的改革提供参考。研究结果由于政府公共管理职能不到位,2013年之前,公立医院建设向银行大量借债,出现了大规模的无序扩张和严重的债务问题,政府为解决这一问题出台一系列管制措施,但是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在政府财政补助不足、医院补偿方式变化、医保资金结付不及时和公立医院大规模扩建等背景下,政府为弥补公立医院建设资金的不足,避免出现更严重的债务问题,政府从2013年开始陆续出台措施鼓励公立医院建设引入社会资本。通过对这一阶段的政策进行梳理,总结出我国公立医院建设引入社会资本的实施流程。由财政部通过招标选择有实力的私人部门,采用物有所值原则对项目进行评估,金融部门给予私人部门差异化的信贷政策和优惠利率并提供综合金融服务,私人部门在承接医院的建设项目后,可以成立特别目的公司,一方面提供建筑服务,另一方面通过银行贷款、发行债券等方式筹集资金,通过特许经营权、财政补贴等方式获取长期稳定的收益。公立医院在引入社会资本的实践中遇到一些问题,一是政策仍然存在模糊性,缺乏必要的实施细则;二是政府对公立医院引入和使用社会资本的监管薄弱;三是医院独自承担融资成本,没有获得足够的财政补贴;四是医院引入社会资本缺乏规划。这一阶段的政策多是鼓励和倡导性质的,政府通过制定一些优惠措施来吸引社会资本,但是缺乏明确的操作标准,对于如何引入社会资本、社会资本的标准和引入后如何管理等并没有说明,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存在缺失。我国公立医院建设引入社会资本的政策颁布时间不久,实践中缺乏相关经验,有必要借鉴国外的经验。这一政策首先在英国提出并得到发展,在公立医院缺乏建设资金和运行效率低下的背景下,英国政府提出私人筹资政策,由私人部门采用建设加运营的方式建设公立医院,政府在政策制定、筹资、监督和提供咨询四个方面发挥公共管理职能。通过实施私人筹资政策,补充了英国公立医院的建设资金,缓解了财政压力,改善了医院的设施环境,提高了医院的运作效率,但也带来了筹资成本高,项目风险大,部分公立医院无法按时偿还贷款等风险。建议转变引入社会资本会影响公立医院公益性的观点。我国公立医院在实际运行中已经具备了公益性和营利性的双重特征,公立医院有资产增值保值和持续经营的压力,追求一定的经济产出,私人部门的社会资本具有时间价值,必然会要求一定的投资回报,而公立医院收益稳定,吸引着寻求资金安全的社会资本。发挥政府对公立医院的规划和监管作用,避免公立医院盲目扩张。政府应当根据经济水平和医疗条件设置医院扩张的标准,医院只有符合条件时,才能按照标准来扩张规模,不能无节制无规划的扩张。完善法律法规,提高现有政策的操作性,明确政府的管理职责。目前的文件大多是指导性的意见,仍需要出台具有操作性的行动指南。明确政府在公立医院筹资中的主导地位,引入优势社会资本。政府部门需要发挥监管者的职能,起到带动社会资本的作用,在公立医院和私人部门之间发挥好协调的作用。只有优质的社会资本才能提供稳定的资金流,所以要规范社会资本的准入资质。充分调研,明确使用社会资本的投资成本和偿还方式等具体操作。投资成本和偿还方式是投资者关心的问题,当前只有宏观指导意见,在合同设计阶段需要明确筹资成本和偿还方式,将公立医院和社会资本方的利益紧密联系起来。成立第三方机构,加强公立医院与社会资本方的联系。第三方机构可以发挥中介的作用,筹措资金,提供建筑服务。成立风险补偿基金,在医院无法偿还资金的时候,可以补偿投资者的部分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