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氧化三铁由于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稳定性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以及其磁性能,被广泛的用于颜料、传感器、微波吸收、生物医学领域。本论文主要研究了溶剂热法制备四氧化三铁颗粒的结构、形貌、磁性能以及其包覆颗粒制备。论文中采用不同的体系溶剂热法制备了四氧化三铁颗粒,并用XRD、SEM、TEM、穆斯堡尔谱和VSM对其结构、形貌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同时研究了反应体系、反应时间、表面活性剂以及干燥条件对其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改进的Stober方法制备了Fe3O4@SiO2磁性复合颗粒;用沉淀聚合的方法制备了Fe3O4@SiO2@PMMA磁性复合颗粒;用溶液聚合的方法制备Fe3O4@SiO2@PMAA磁性复合颗粒,并通过XRD、SEM、TEM、TG和VSM等表征手段对其形貌和性质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取得结果如下:(1)采用乙二醇/醋酸钠/聚乙二醇体系热溶剂法制备了颗粒尺寸为400nm左右四氧化三铁微球。在8h以上,随着反应时间的增长,所生成颗粒的形貌逐渐趋近于球型,颗粒表面完整,颗粒的结晶性能逐渐变好。通过VSM测量,制得四氧化三铁颗粒具有室温铁磁性,其饱和磁化强度接近块体四氧化三铁。(2)在乙二醇/脲/聚乙二醇体系中,随着反应时间的增长,颗粒的形貌逐渐由实心球转变为空心球。20h时基本全部为空心球,粒径尺寸为400nm左右。PEG分子量对生成颗粒的形貌也有一定的影响,分子量小的表面活性剂所形成颗粒的形貌较好,以PEG-400最佳。(3)采用乙二醇/醋酸钠/柠檬酸钠体系溶剂热法合成了球状且有较好的分散性的四氧化三铁颗粒,颗粒尺寸为150nm左右,且每个颗粒由数个纳米小颗粒组成,纳米颗粒尺寸为15nm。通过穆斯堡尔谱和XRD确定了所生成相为四氧化三铁,并通过VSM测量,制得四氧化三铁颗粒饱和磁化强度为58.4emu/g,矫顽力为10Oe,远小于块体四氧化三铁,可近似的认为超顺磁性。(4)在乙二醇/脲/柠檬酸钠体系中,研究表明:制得四氧化三铁颗粒尺寸为50nm左右,且每个颗粒有数个纳米小颗粒组成。这是用溶剂热法首次制得小于100nm的四氧化三铁颗粒,但颗粒分散性较差。(5)实验通过改进的Stober的方法制备了二氧化硅包覆的四氧化三铁复合颗粒。结果表明:在包覆之前,用柠檬酸钠对四氧化三铁颗粒进行表面处理非常重要。未经处理的颗粒不能形成有效的包覆。经过表面处理后,生成的Fe3O4@SiO2为表面光滑的球型颗粒,且分散良好。(6)用MPS对Fe3O4表面改性,通过乳液聚合的方法制备了Fe3O4@PMMA颗粒。在所制备Fe3O4@SiO2颗粒基础上,通过MPS对其表面修饰,通过沉淀聚合的方法制备Fe3O4@SiO2@PMMA颗粒,通过溶液聚合制备了Fe3O4@SiO2@PMAA颗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