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动词“give”和“给”的语义地图历时对比研究

来源 :大连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ngfuchick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Give”和“给”作为英语和汉语中最典型的给予义动词,受到了国内外语言学家的广泛关注,而他们中的大部分研究都集中在两者各自的句法结构、多义性和语法化过程,很少有研究从历时的角度对两个动词进行类型学研究。鉴于此,本文对“give”与“给”的历时演化路径进行了对比分析。本研究使用历时语料库充分收集了“give”和“给”在古代、中古时代以及现代的语料,通过语义地图框架构建出两个动词的语义演变过程并以此观察其在演变中的异同点。英语“give”和汉语“给”在语义演变中的相同之处主要体现在两方面:1)动词“give”和“给”都从基本的“传递”义发展出了“允许/致使”义;2)两者在历时演变中都经历了语法化过程。其相同之处存在的原因主要有两点:1)两者的语义扩展均基于概念隐喻;2)语法化被认为是一种跨语言的语言变化过程。在历时演变中,两个动词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汉语“给”的最初本义是“供给”,而英语“give”的本义是“传递”;2)汉语“给”的语法化程度高于英语“give”;3)汉语“给”经历了双向语法化路径,而英语“give”只经历了单向语法化路径;4)英语“give”扩展出的语义比汉语“给”扩展出的语义更丰富。背后的动因主要有两点:1)英语中,语义的扩展依靠和多种介词及副词的搭配,而汉语则依靠结构搭配和语境来扩展语义;2)汉语的语法化主要受句法因素的影响,而英语的语法化主要依靠语义的传递和扩展。对英语“give”和汉语“给”的语义地图进行历时对比研究,可以帮助语言学习者进一步了解中英文两种语言各自的共性和个性,对语言普遍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啦啦操分为舞蹈啦啦操和技巧啦啦操,而花球啦啦操则是舞蹈啦啦操里面的子项目。花球增加了舞蹈啦啦操的美学欣赏,增加了比赛的亮点和看点。无论是何种啦啦操,好的编排,总是能够带动场内的氛围,引起观众的共鸣和内心的激情。如何让团队的表演既有艺术性又有感染力?同样的,如何在比赛中展示出团队的技能和特色,吸引裁判和观众,获得裁判的青睐?此时成套动作的编排则显得非常重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视频分析法、对比分析法
印尼作为一个华人较多的多元化亚洲国家,汉语在印尼的普及率极高。随着印尼三语学校模式的发展,汉语已经成为大部分印尼学生的必修课程。课堂管理是汉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
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是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 其直接关系到事业单位的运行流畅性效果, 需要确保其具备较强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围绕着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工作的开展, 内部控制又
当前,墨西哥的汉语教学发展正迈向新的台阶,尤其小学的汉语教学发展更为迅猛,由于教育背景、文化差异等原因造成的课堂管理问题是众多汉语教师在汉语课堂管理中的重点和难点
高新技术产品具有环境友好、高附加值的特点,成为一国科技实力的象征。自1986年以来,我国一直十分重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在高新技术产品的制造和出口方面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中东欧16个成员国在“一带一路”建设沿线国家中占到了四分之一,同时作为中国与整个欧洲之间的桥梁,我国与中东欧国家的高新技术产品贸易亟待研究,有利于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进一步促进“16+1合作”与“一带一路”建设充分对接,把握机遇
<正>易道教育集团是由合肥易道教育文化有限公司创办,专注于儿童手脑潜能开发与高效学习方法的研究与实践,是以手脑速算为龙头的手脑潜能系列教程研发、推广、教育的连锁机构
第四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主题为"跨界·融合--新兴战略性产业崛起与人才培养机制改革"。论坛以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成果展示与经验交流、新技术革命条件下国际应用型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