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翻译理论视角下中国《政府工作报告》的特色政治术语英译研究——以2010-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为例

来源 :聊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peng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空前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大幅提高,国际地位的不断攀升,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逐渐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国际社会了解中国发展及其现状的愿望日趋增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国际交流日益频繁,中国在世界政治经济生活中的影响日益扩大,一年一度的《政府工作报告》更是倍受世界瞩目。最具权威的《政府工作报告》是中国政府向其人民代表所做的工作总结和工作部署,总结过去一年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成就,部署针对中国国情的大政方针、基本国策,对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它涵盖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的规划,是国际社会了解中国国情的有效途径,因此其翻译质量直接关系到目标读者对源语文本的准确理解,对中国的国际形象具有深远影响。鉴于此,本文尝试把关联翻译理论用于分析、研究2010至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的中国特色政治术语的英译,以实现以下目的:  (1)在政治内涵、语言表达、文化形象等方面追求目的语和源语的最佳关联,从而确保《政府工作报告》的中国特色政治术语的翻译效度和更准确地传达术语所蕴含的文化信息,实现预期的表达效果,从而有助于加强中外的友好关系、促进贸易往来、树立中国在国际上的良好形象。  (2)试图寻求到《政府工作报告》及相关政治文献的最佳翻译策略和技巧,从而对政治文献翻译的有效学习和教学有所启发。  (3)从关联翻译理论入手,为中国政治术语的翻译研究提供一种全新视角和切入点。  总之,基于关联翻译理论,本论文作者通过对2010至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的中国特色政治术语英译和翻译策略的详尽、有效分析,证实了关联理论和关联翻译理论应用于政治文献翻译实践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从而为中国特色政治术语的翻译研究提供一种全新视角,促进更好的国际交流。
其他文献
林语堂,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不可忽略的一个名字,他的文学活动丰富多彩,既是著名的散文家,小说家,发明家,也是优秀的翻译家。他在国内外均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林语堂不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