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碳排放驱动因素分析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p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气候变暖已经是全球面临的公共性问题,上世纪中冰川加速融化、海平面持续上升、极端气候频繁出现等等,无疑都昭示着气候的变化将对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生态环境造成极为严重的影响,如果人类不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我们将是全球气候变暖的最大受害者。目前,中国已经超越美国成为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的国家,面对发达国家不断施加的外交压力,以及国内生态环境出现不可逆转的恶化,迫使还处在发展阶段的中国面临着非常严峻的碳减排问题,在这个背景下,安徽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围绕国家提出的“十二五规划”制定了本省的二氧化碳减排目标,建立了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环境。为了给安徽省节能减排政策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持,并提出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本文对安徽省二氧化碳驱动因素展开研究。本文以现有的文献为基础,讨论了可能影响碳排放的驱动因素,分析发现主要涉及人口、经济和技术三个方面,为选择适合考察安徽省碳排放的指标提供分析基础。随后,本文分析研究了安徽省经济发展中的碳排放现状。通过比对国内碳排放环境与全球其他发达国家的碳排放情况,认识到我国实行低碳经济的紧迫性和重要性。通过计算安徽省二氧化碳排放量,并分析比对其与“中部崛起”战略涉及的其他省份,以及泛长三角地区省市的碳排放数据,发现随着安徽省经济的高速增长,碳排放量增速明显高于其他省市。在此基础上,本文继续探索并分析了安徽省三次产业的发展进程,在经历多次产业调整后安徽省三次产业发展趋稳,第二产业成为支柱产业,其对省内的碳排放影响很大。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以STIRPAT模型为基础,并对模型进行了拓展,定量分析了安徽省1995年至2010年间二氧化碳排放量与工业产业产值、城市化率、R&D经费投入强度和能源强度四个指标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工业产业产值对安徽省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影响最为显著,城市化率、R&D经费投入强度和能源强度对安徽省二氧化碳排放量均有正向影响。此后,本文在上述研究结果之上,对工业产业和碳排放的影响进行深入探讨,定量分析了安徽省1995年至2010年间钢铁、有色、建材、电力、石油加工和化学制造6大工业产业对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显示电力和石油加工行业是工业产业中对安徽省碳排放影响程度较大的两个产业,且电力行业的影响最为显著,其他四个行业对安徽省二氧化碳排放也具有较高的关联度。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本文给安徽省的低碳经济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希望安徽省加强重点工业领域的节能减排措施,提高产业能源使用效率;加快优化省内的产业结构,重点发展具有高附加值的产业;积极研发和应用新能源,优化省内能源结构;加强对发展低碳经济和实施节能减排措施的政府宣传、政策扶持。本文希望对于安徽省发展低碳经济有借鉴意义,为中国乃至全球应对气候变暖的不懈工作贡献微薄之力。
其他文献
为实现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目标 ,充分发挥体育在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中的作用。国家体育总局经过充分调研 ,经过 1999年、2 0 0 0年全国体育工作会议修改 ,制定《2 0 0 1~ 2 0
本文首先介绍了美国矿山安全状况及其相关立法。美国的矿山行业并不是一开始就是安全的,在美国矿山行业发展的早期,也经历过矿山事故频发的时代,在重大矿难事故发生后,美国国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生存质量及与心理社会影响因素的关系。方法:应用SF-36量表中文版、焦虑自评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社会支持量表对68名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调
甜叶菊富含甜叶菊苷类化合物和黄酮类化合物。甜叶菊糖苷作为甜味剂,在体内不蓄积、不参加代谢、无毒性,被广泛应用在医药及食品行业中,被称为继蔗糖、甜菜糖之后的第三种天
<正> 30多年来,我国统计分析工作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有许多好的经验,也有不少的教训。本文初步总结了政府统计系统搞好统计分析工作的10条基本经验,仅供参考。一、坚持实
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和任务是要通过教育的手段、方式和途径培养、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
近年来,新兴援助者日益活跃,它们几乎都是新兴的发展中大国,其援助对象指向发展中国家。新兴援助者在非洲发展中扮演的角色尤其突出,它们强调非洲作为受援者在援助关系中的主
页岩气在北美的成功开发,推动全球掀起页岩气开发热潮。总体看,目前多数国家的页岩气开发仍处于起步阶段,未来仍面临技术、成本和环境等方面的挑战。但随着各国政府相继出台
目的:了解医学院校护理专业学生专业认同与学习动机的现状,分析护理专业学生专业认同与学习动机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芜湖市某医学院校护理专业大一
模糊限制语是语言模糊性的表现形式之一。随着广告在人们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相当一部分语言学家开始重视研究广告语言并且发现广告语言中存在大量的模糊限制语。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