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儿童和青少年常见的呼吸问题,主要由腺样体或扁桃体肥大引起上气道狭窄导致[1],常规治疗是手术切除肥大的腺样体或扁桃体。然而,也有部分OSAHS患者的腺样体或扁桃体无明显异常,近年来有学者提出,颅面部矫形治疗,特别是上颌扩弓或上下颌矢状向生长刺激,可能有效降低腺样体或扁桃体正常儿童OSAHS发生风险[2-5]。目前,上颌快速扩弓(Rapid maxillary expansion,RME)联合前方牵引(Facemask,FM)已广泛应用于上颌横向和矢状向发育不足的青少年患者,且疗效显著[6-11],但RME+FM对患者上气道容积及矢状径的影响并没有达成共识,部分研究结果表明RME+FM对上气道容积及矢状径有改善[12,16-19,22-23],但有部分研究表明无显著变化[14-15,20-21]。本研究的目的是全面收集现有的临床资料,通过meta分析的方法评估骨性Ⅲ类伴上颌发育不足患者经RME+FM治疗前后上气道变化,从而得出最佳循证学证据,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目的:系统评价上颌快速扩弓联合前方牵引后骨性Ⅲ类伴上颌不足患者上气道变化情况。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CNKI、CBM、维普及万方数据库等中英文数据库中所有关于上颌快速扩弓联合前方牵引后骨性Ⅲ类伴上颌发育不足患者上气道变化方面的文献,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8年3月1日。由2位研究者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后纳入12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上颌快速扩弓联合前方牵引后,鼻咽容积[MD=0.89cm3,95%CI(0.36cm3,1.42cm3),P=0.001]显著大于治疗前,口咽容积[MD=0.44cm3,95%CI(-0.01cm3,0.89cm3),P=0.05]、喉咽容积[MD=0.37cm3,95%CI(-1.03cm3,1.76cm3),P=0.61]较治疗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气道矢状径变化:上气道上部变化PNS-ad1[MD=2.91mm,95%CI(1.87mm,3.94mm),P<0.00001]PNS-ad2[MD=3.10mm,95%CI(1.84mm,4.37mm),P<0.00001]显著大于治疗前,上气道下部MPS[MD=0.47mm,95%CI(-0.89mm,1.83mm),P=0.5]IPS[MD=0.42mm,95%CI(-0.90mm,1.75mm,P=0.53)]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上颌快速扩弓联合前方牵引可以增加骨性Ⅲ类伴上颌发育不足患者鼻咽部容积及矢状径,这提示上颌快速扩弓联合前方牵引有可能通过扩大气道间隙来降低上颌发育不足患者发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