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机主传动系统与带钢耦合建模及振动特性分析

来源 :燕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jun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轧机振动一直是影响带钢质量的关键问题,多年来无数国内外学者积极投身于研究,至今仍是学术界与产业界的热点与难点。带钢振动的研究关键在于边界条件的处理,在之前的研究中大部分是将带钢简化为轴向运动的弦或梁,边界为简支、铰支、固支、惯性边界等,很少考虑主传动系统的影响,因此,考虑轧机主传动系统影响的带钢振动特性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本文以轧制过程中带钢与轧辊的运动机理为研究基础,考虑主传动系统扭振影响的带钢非线性振动研究。基于梁非线性研究理论,引用能量法,将带钢简化为轴向运动Euler梁,主传动系统与带钢之间通过轧辊连接,为简化计算过程,根据集中质量法,将主传动系统分别简化为单自由度系统和多自由度系统,并建立带钢橫、纵向振动与轧机主传动系统扭振的连续-离散耦合振动模型。  然后,根据哈密顿原理,建立带钢振动与轧机主传动系统耦合的非线性振动微分方程。在求解过程中,运用Kantorovich时间平均法简化方程,再利用修正迭代法对耦合微分方程分别进行一阶、二阶迭代求解。再采用仿真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得出耦合系统的幅频响应曲线,进而讨论带钢轴向速度、带钢张力、轧辊转动惯量以及扭转刚度对带钢振动特性的影响。  最后,对比分析简化为单自由度主传动系统与两自由度主传动系统的异同,可进一步了解主传动系统结构参数对带钢振动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控制和分析工程实际中轧机振动提供理论参考。
其他文献
为了研究工程实际应用中非线性振动系统的破坏机理、丰富首次穿越时间问题的理论研究和为实际工作提供理论支持,本文提出了载流圆板在磁场中的首次穿越问题。  基于薄板的磁
现有多导体系统建模方法多以不考虑延时的准静态部分元等效电路(PEEC)方法为基础,在实际应用中发现这种建模不够精确,因为只有当电磁波的波长远大于导体的几何尺寸时,才能忽
雪,是冬天的留白.它广被大地,覆盖切,没有差别,朱门与蓬户同样蒙受它的沾被.一觉醒来,天地白茫茫一片.雪花随风漫天飞扬,将自己的洁白纯净沾贴到每一个角落.rn冬日里,最不可
期刊
无线传感器网络(WSN)涉及传感器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无线传输技术、嵌入式技术、分布式信息处理技术、微电子制造技术、软件编程技术等,是一个多学科高度交叉、新兴、前沿的
电网中存在少数关键环节在电力系统连锁故障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辨识出这些关键环节,研究连锁故障的产生原因及其发展过程,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复杂系统理论对电力系统大停电连锁故障进行了研究。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耦合支路介数的电网关键支路识别方法,依据电网拓扑结构分析识别造成电网解列的支路作为关键支路;然后对其他支路分别计算其耦合支路介数,选择介数较大的支路作为关键支路。耦合支路介数
近日,我市摄影家、青岛画报原总编助理、摄影记者隋以进先生的摄影作品被美国、法国、荷兰和比利时等国家的邮政部门采用,制作成邮票和小型张,面向世界各国发行.由美国集邮集
期刊
配电自动化是建设智能电网的重要一环,而低压配变台区智能化是配电自动化中最重要的一部分。目前配电台区自动化水平很低,随着末端用户对供电质量和可靠性的要求不断的提高,配电台区智能化的构想越来越明朗。围绕台区实现智能化运行目标,本文研究利用现代电力电子、通讯、数据处理、软件技术,开发集多种装置数据采集处理、多回路监控保护、通讯管理、测量控制的智能测控装置,实现台区的三遥功能,成为配网运行维护管理智能化的
学位
迄今为止,相关学者和研究人员对电力系统低频振荡已做出大量研究成果,其中许多成果已应用于实际系统并取得显著效益。但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系统规模逐渐增大,系统元件数量急剧增加以及新能源发电比例的提高,使电力系统低频振荡分析和控制的难度与日剧增,多种不同性质的低频振荡时有发生。基于低频振荡问题复杂化趋势,本文进一步研究低频振荡在线监测和强迫振荡抑制方法,为分析和解决复杂条件下低频振荡阻尼监测和强迫振荡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