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创建中国共产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等方面,都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对李大钊思想一直以来都有学者在研究,其中他的调和思想和革命思想研究是当今学者们较为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通过对李大钊从调和到革命思想演变的研究,可以发现从调和向革命的转变的历程,诠释着先进知识分子思想演进的艰辛。对于深入理解和谐文化与革命文化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对于社会主义文化道路的构建也有借鉴意义。北洋军阀反动政府动荡飘摇的政局,俄国十月革命的冲击,中国传统文化及近代西方文化相遇激发中西文化的论争,新文化运动民主与科学的宣扬,以及李大钊东渡日本的求学经历等构成了李大钊从调和到革命思想演变的主要背景。李大钊从调和到革命思想演变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调和思想为主导的阶段,李大钊调和思想形成,以《调和之美》的发表为标志,李大钊调和思想主导地位开始显现,李大钊区分动静之生活力辟伪调和,倡导和体新旧而发表《调和剩言》;第二阶段是调和与革命思想交织并存的阶段,以《Bolshevism的胜利》和《庶民的胜利》为开端,李大钊在欢呼庶民胜利的同时认清了社会没落的本质;第三阶段是革命思想上升为主导的阶段,北洋政府的反动统治,让李大钊不满于伪和平,不再说吉祥话,承认阶级竞争这一马克思主义学说,期望互助的光明。与此同时,他通过实践了解到工人的生活困苦至极,重新思考现在与未来,进一步深入研究唯物史观探索社会主义实行方法;第四阶段是对敌革命与友调和思想的阶段,随着马克主义理论的进一步宣传和研究,以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为标志,李大钊思想逐渐走向成熟,他提倡工人政治,力主工、学打成一片,呼唤世界革命阵线联合,建立劳农国家,思考国共合作完成,铲除军阀列强重任。李大钊从调和到革命思想的演变,不仅对近代中国革命的成功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且对当今和谐社会的建设也有着重要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