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保障和改善民生一直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不懈奋斗的目标,也是我国经济发展和国家建设的主线,历届领导人都特别关注民生问题,形成了一系列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习近平民生思想是新时期新形势下中国特色民生思想的新成果。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都强调做好民生工作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在总结和关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领域民生工作的同时,将生态环境的改善也纳入到民生工作,开始强调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去保障和改善民生,将民生改善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这是民生思想的重要内涵,同时也凸显出其独到的特色。社会保障是国家对人民生活最基本的保障,是为了实现国家建设的一种制度安排,在民生工作中起到兜底作用,关系到社会成员的医疗、养老、就业等各个方面,同时社会保障对于弱势群体的倾斜是其他社会力量所做不到的,而且通过法律的形式对人民的社会保障权予以肯定。现阶段社会保障制度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但社会保障群体间待遇差距大、社会保障资金安全存在隐患,服务的水平和能力有限,社会保障立法还有待完备,这些都制约着社会保障的发展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在人民的生活中是最基础的保障,是民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将民生思想贯彻到具体的制度措施中去,将民生思想落实到实处,才能更好的改善和保障民生。习近平民生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改革开放以来民生工作的总结和深化,也是新一届领导集体对民生工作出现的新问题的智慧解答,是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中国化的继承发展,更符合时代的要求,也更符合人民对于生活的期待。在具体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中,应将习近平民生思想渗入到完善社会保障项目体系、优化社会保障制度设计、提高社会保障管理服务能力和水平、完备社会保障法制等中去,切实通过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更好的实现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性目标,实现共同富裕,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