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了0Cr17Ni7Al不锈钢和3Cr13不锈钢在不同工况条件下的干滑动摩擦磨损行为以及显微组织对磨损性能的影响规律,通过对磨面、磨面剖面和磨屑的形貌、成分和结构的测试和分析,探讨了0Cr17Ni7Al钢以及3Cr13钢的磨损机制。
结果表明:0Cr17Ni7Al不锈钢磨损率随着载荷的增加而增加,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在环境温度25℃和200℃时,磨损机制主要以磨粒磨损为主,环境温度为400℃低载时为粘着磨损,随着载荷升高,磨损机制为粘着磨损和疲劳磨损共同作用机制。时效处理的试样耐磨性最好,固溶处理的耐磨性最差。0Cr17Ni7Al不锈钢在25-200℃磨面可形成少量含铁、铬的氧化膜松散的附着在磨面上,不具保护性,而作为磨粒将加速材料磨损,400℃时基体变软未形成氧化层。3Cr13不锈钢磨损率随着载荷的增加而增加,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在25℃和200℃低载时,磨损机制主要以粘着磨损为主,随着载荷的增加,磨损机制以粘着磨损和氧化磨损为主,在环境温度400℃时,磨面上均出现大量摩擦氧化物Fe3O4和Fe2O3,低载荷时为氧化磨损,载荷达到一定值,会出现氧化严重磨损。600℃回火组织的耐磨性最好,500℃回火组织最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