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应对交通拥堵、能源消耗、环境污染等问题,各地政府积极推广新能源汽车,大力建设基础充电设施;各大出行平台积极探索交通出行新模式,推动私人充电桩共享。在此背景下新能源电动汽车共乘应运而生,它通过快速匹配供需请求,提高车均载客量,增加了出行平台收益,降低了乘客出行成本,有效缓解交通拥堵,降低环境污染,创造了巨大的社会价值及福利。新能源电动汽车共乘模式主要面临车辆路径规划和电动汽车充电两方面的问题,有效的车辆路径规划能降低共乘运营商成本,合理的车辆充电调度策略能均衡充电桩电网负荷,进而降低充电桩运营商维护成本,如何设计完善的车辆调度方案平衡共乘运营商和充电桩运营商目标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本文基于市内通勤共乘和分布式共享充电桩模式,引入共乘运营商、充电桩运营商、电动汽车厂商、政府监管部门等参与主体,提出基于充电桩共享的动态共乘模式,并设计配套的系统功能模块、运营机制、盈利模式、奖励模式等,保证模式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本文以武汉市为例,通过主成分分析等方法预测汽车保有量,引入Bass新产品扩散模型,研究电动汽车在汽车中的扩散比例,进而获得电动汽车保有量预测数据,结合充电桩数据得到车桩比预测结果,以验证本文模型的有效性。本文在基于充电桩共享的动态共乘模式基础上,设计双层优化模型,上层研究动态共乘运营成本最小化,下层研究充电调度电网负荷均衡,上下两层相互影响,双层优化模型在两目标函数间寻求帕累托最优解集。为求解双层优化模型,本文设计了改进NSGA-Ⅱ算法,在染色体编码中引入车辆路径标志符,采用起讫点对插入法初始化种群,并用同样的方法代替交叉算子,避免种群中优良个体迭代后成为无效解,加速算法收敛。本文以Solomon数据集的r101和c101两个子集为基础设计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双层优化模型及改进NSGA-Ⅱ算法在算法性能、车桩比、优化路径、共乘运营成本、充电桩负荷均衡等方面表现良好,适用于应对大规模需求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