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克里亚宾《Op.11钢琴前奏曲》和声技法与风格研究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iandid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俄罗斯著名作曲家、钢琴家亚历山大·尼古拉耶维奇·斯克里亚宾(Alexander·Nikolayevich·Scriabin 1872-1915),是欧洲音乐历史上一位独一无二的神秘人物。提到斯克里亚宾,就会联系到他所建立在神秘主义哲学和唯心主义思想基础上的神秘和弦、色光音乐等,殊不知斯克里亚宾也是一位浪漫主义的继承者,在他早期的作品中透露出了一种对浪漫主义作曲家的崇拜和对浪漫主义风格的继承。作品Op.11就是斯克里亚宾追随着19世纪浪漫乐派的惯用音乐手法并以肖邦的《24首前奏曲》Op.28为范本创作而成的,作品体裁独立、主题乐思简洁、曲式结构凝练、和声色彩丰富、音响效果奇特,展现出了斯克里亚宾独具魅力的音乐风格。本文将就这部作品从和声技法的角度出发来分析斯克里亚宾在创作初期的和声风格特征,领略早期斯克里亚宾的创作魅力。本文将对这二十四首前奏曲进行宏观与微观的综合分析,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来进行论述:首先是斯克里亚宾《Op.11钢琴前奏曲》的概述,该部分将对斯克里亚宾的生平、创作以及前奏曲这一体裁形式的定义与发展做概括性介绍,从而了解斯克里亚宾创作Op.11钢琴前奏曲的大体背景。之后是对Op.11这二十四首前奏曲音乐特征的一个宏观分析,作品具有系统的调性布局、小型化的曲式结构、凝练化的乐思和即兴性的写作特征。最和声技法的分析是本文的主体部分,针对二十四首前奏曲的和声技法展开论述,以和弦形态、终止式、半音化的和声语言、持续音的偏爱和转调手法五大部分为出发点,力求多角度、全方位地对音乐作品进行分析和研究。本文始终以斯克里亚宾二十四首前奏曲和声技法的研究为主线,结语部分将在以上论述的基础上,对二十四首前奏曲的和声风格进行宏观上的概括,对其和声技法的特点作最后归纳性的总结,力图说明这部作品在音乐发展史上的地位和研究价值,以及它对斯克里亚宾晚期创作的影响。
其他文献
在工程投标报价过程中,要想提高投标报价文件的编制质量,达到有效中标的目的,就要熟悉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以下简称清单规范),并在投标报价的编制过程中,对清单规范有足够的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中国的外交思想有着浓厚的传统文化烙印,或多或少的体现在外交思想的不同方面。儒家文化对中国的外交影响是多方
数学史融入数学教育的研究是近年来人们关注的一个热点,从国际HPM的兴起到我国两次全国数学史与数学教育会议的召开,都说明数学史与数学教育整合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针对
随着甲壳素抗菌粘胶纤维应用的深入及应用领域的拓宽,相应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甲壳素抗菌粘胶纤维的力学性能与普通粘胶纤维相比较有什么变化,甲壳素抗菌粘胶纤维的吸湿性能
公共危机管理法治化问题本质上是关于突发事件引起的公共紧急情况下如何处理国家权力之间、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之间、公民权利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总体上可以概括为政府处理
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以及我国面临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与“十一五”中国体育事业全新发展目标,赋予了体育人才资源开发的全新地位和意义
目前,人们对跟踪运动物体的实时性以及清晰度要求越来越高,但是对于这种专门用于细节图像观测的、高分辨率图像获取技术国内尚没有深入研究。为解决此问题,在系统硬件平台的
目的了解佛山市南海区免疫规划儿童的免疫水平,评价疫苗免疫效果,为进一步做好免疫规划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09~2011年,采用分层随机抽样调查法对佛山市南海区1~7岁年龄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各领域和系统的改革开放走向深入,全球化和现代化浪潮的冲击和推动速度加快。文化领域则表现为文化价值的分化和多元化的文化快速转型。要解决和预防转型
在对外开放过程中,以加工贸易为主的"中国制造",造就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低成本优势的丧失和产业升级的压力要求中国超越制造业外包的发展模式。随着全球产业结构呈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