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俄罗斯著名作曲家、钢琴家亚历山大·尼古拉耶维奇·斯克里亚宾(Alexander·Nikolayevich·Scriabin 1872-1915),是欧洲音乐历史上一位独一无二的神秘人物。提到斯克里亚宾,就会联系到他所建立在神秘主义哲学和唯心主义思想基础上的神秘和弦、色光音乐等,殊不知斯克里亚宾也是一位浪漫主义的继承者,在他早期的作品中透露出了一种对浪漫主义作曲家的崇拜和对浪漫主义风格的继承。作品Op.11就是斯克里亚宾追随着19世纪浪漫乐派的惯用音乐手法并以肖邦的《24首前奏曲》Op.28为范本创作而成的,作品体裁独立、主题乐思简洁、曲式结构凝练、和声色彩丰富、音响效果奇特,展现出了斯克里亚宾独具魅力的音乐风格。本文将就这部作品从和声技法的角度出发来分析斯克里亚宾在创作初期的和声风格特征,领略早期斯克里亚宾的创作魅力。本文将对这二十四首前奏曲进行宏观与微观的综合分析,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来进行论述:首先是斯克里亚宾《Op.11钢琴前奏曲》的概述,该部分将对斯克里亚宾的生平、创作以及前奏曲这一体裁形式的定义与发展做概括性介绍,从而了解斯克里亚宾创作Op.11钢琴前奏曲的大体背景。之后是对Op.11这二十四首前奏曲音乐特征的一个宏观分析,作品具有系统的调性布局、小型化的曲式结构、凝练化的乐思和即兴性的写作特征。最和声技法的分析是本文的主体部分,针对二十四首前奏曲的和声技法展开论述,以和弦形态、终止式、半音化的和声语言、持续音的偏爱和转调手法五大部分为出发点,力求多角度、全方位地对音乐作品进行分析和研究。本文始终以斯克里亚宾二十四首前奏曲和声技法的研究为主线,结语部分将在以上论述的基础上,对二十四首前奏曲的和声风格进行宏观上的概括,对其和声技法的特点作最后归纳性的总结,力图说明这部作品在音乐发展史上的地位和研究价值,以及它对斯克里亚宾晚期创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