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74年,Rook等人从氯化消毒后的自来水中检测到氯仿开始,饮用水的安全问题就越来越备受关注。随着水体富营养化问题的日益突出,剑水蚤的污染问题也已经越来越突出。剑水蚤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和游动性,能够穿透滤池,在清水池和管网中经常会出现。因此本研究以剑水蚤为研究对象,研究分别单独加氯及氯胺消毒对剑水蚤代谢产物产生消毒副产物(DBPs)的生成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对剑水蚤代谢产物分别加氯消毒和加氯胺消毒时均产生了DBPs,其中含碳消毒副产物(C-DBPs)包括三氯甲烷(TCM)、水合氯醛(CH)、1,1,1-三氯丙酮(1,1,1-TCP)、1,1-二氯丙酮(1,1-DCP)、二氯乙酸(DCAA)和三氯乙酸(TCAA);含氮消毒副产物(N-DBPs)为三氯硝基甲(TCNM)和二氯乙腈(DCAN)。剑水蚤代谢产物加氯消毒后产生的TCM、CH、1,1-DCP、DCAA和TCAA的浓度均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而增大。TCNM和DCAN的浓度先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分别在6h和36h达到最大值,然后又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而减少。只有1,1,1-TCP的浓度是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而一直减少的。TCNM和DCAN的生成量随着投氯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而其它6种DBPs的浓度则是随着投氯量的增加而增大的。pH值对每种DBPs的影响都很显著,在加氯消毒时,TCM的生成量是随着pH值升高而增加的,DCAN、1,1,1-TCP、DCAA随着pH值的增加而一直减少,而CH、TCNM、1,1-DCP和TCAA随着pH值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分别在pH值为6或7时达到最大值。当反应温度分别为设定为10℃、20℃和30℃时,TCM、DCAA和TCAA的浓度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而增加,CH、TCNM的浓度随着温度的升高先增加后减少,在20℃时最大,DCAN、1,1-DCP和1,1,1-TCP随着温度的升高持续减少。研究氨氮浓度对加氯消毒过程中生成DBPs的影响时,增加氯化铵溶液的浓度会减少大部分DBPs的生成量。剑水蚤代谢产物加氯胺消毒生成的TCM、CH、TCNM、DCAN、1,1-DCP、DCAA和TCAA的浓度均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而增大,1,1,1-TCP的浓度是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而持续减少的。TCM、DCAN、1,1-DCP和TCAA的浓度随着投加氯胺量的增加而增大,CH、TCNM、1,1,1-TCP和DCAA则随着氯胺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分别在6-10mg/L时达到最大值。1,1-DCP在氯胺的投加量为10mg/L以下时未检测到。随着pH的升高TCM的浓度增加,CH、1,1-DCP、DCAA和TCAA随着pH值的增加而一直减少,而TCNM、DCAN和1,1,1-TCP随着pH值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分别在pH值为6或7时达到最大值。TCM、TCNM、DCAA和TCAA的浓度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而增加,CH.1,1-DCP和1,1,1-TCP的浓度随着温度的升高先增加后减少,在20℃时最大,而DCAN的生成量随着温度的升高持续减少。通过对剑水蚤代谢产物分别进行加氯消毒和加氯胺消毒生成DBPs的对比可知,氯胺消毒能有效的减少DBPs的生成。如TCM、CH、DCAN、DCAA和TCAA在加氯消毒中的生成量明显高于加氯胺消毒的生成量。而TCNM、1,1,1-TCP和1,1-DCP在氯胺消毒中的生成量略高于在加氯消毒中的生成量,因为1,1,1-TCP和1,1-DCP在自由氯存在时会发生水解,因此在氯胺消毒中相对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