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若干问题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m01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限责任公司在我国经济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股东是有限责任公司的灵魂,股权是股东享有公司内外部权利的基础性权利,股权转让既是权益的转让又是公司治理的运动和变化。有限责任公司介于股份公司和无限公司之间,兼有人合性和资合性的特点,其股权转让似乎无时不在自由和限制之间游弋。具体的股权转让会涉及到公司、转让股东、受让人、其他股东、债权人等诸多民事主体之利益。法律作为协调利益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和解决价值冲突的最重要手段,必须维护相关利益主体的权益平衡。但是我国《公司法》在股权转让具体制度和内容设计上,仍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应当进一步检讨、修正。本文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从股东、股权等基本概念的认知出发,充分关注股东、公司、债权人等民事主体的利益衡平,学习并运用股权转让的基础理论,结合实际分别对一般意义上的和特殊类型的股权转让进行研究与探讨。亦旨在为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制度的完善提供参考,主要内容分为三章:第一章,股权转让制度概述。首先,对股东、出资、公司;资本、资产、财产;产权、股权、法人财产权等三组概念进行认知和辨析。进而,论证了股权是一种独立的民事权利,论述了股权的特征,阐明了股权的内容。最后,对股权转让及其相关概念进行辨析,明确了股权转让的特征,论述了股权转让应当遵循的原则。第二章,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的一般情形。一般情形的股权转让,根据受让主体的不同,区分为对内股权转让、对外股权转让。在对内股权转让方面,主要考察了其概念和特征,比较了各国立法例的不同,评析了我国立法的科学前瞻及现实缺陷,并对归一性股权转让与现行法的冲突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在对外股权转让方面,主要考察了其概念和特征,对相关的同意权制度、优先购买权制度、章程约定优于公司法适用等制度进行评析,提出了同意权与优先购买权应进行整合等建议。本章还就股权转让的步骤和效力展开分析和论述,在吸取许多学者观点的基础上,本文认为,股权的变动与股权转让合同的生效同步,公司内部变更登记和工商变更登记都是对股权变动的确认和宣示,而非创设。第三章,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的特殊类型。本文着眼于现实经济生活中遇到的特殊类型的股权转让,将它们细分为:特殊主体的股权转让、特殊情形的股权转让、特殊形式的股权转让。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探索其各自特殊的转让规则,并提出了相应的观点和建议。比如,基于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考虑,认同国有股权转让必须采取特殊规则;基于瑕疵股权的特殊性,一方面认识到瑕疵股权的可转让性,另一方面要兼顾合同相对人的利益保护,明确了该股权转让后相关责任的承担原则;基于对股权回购的理论考察和现实思考,提出了我国《公司法》应扩大股权回购的适用范围、应将股东退股与减资制度进行整合、应当妥善处理公司持有的本公司股权等观点。
其他文献
发展公正性问题的凸显,既是源于人们对公正作为社会的首要价值的深切体认,也是基于对长期以来社会发展所表现出来的各种不公正现象的深刻反思。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展取得了
阿伦特基于对现实社会私人生活、经济活动、政治权利追求的思考,揭示出人们趋向消费主义、个人主义,陷入了无思无畏的精神状态中。人们越来越重视日常的琐碎物质生活,极少追
当今社会,物质生产能力飞速发展,保障其发展的社会制度建设也是紧紧跟随,制度建设一方面致力于保障人们的权利、实现公共价值,一方面承担着将个人理性和社会理性融合,使得社
本文分析了医院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和地位,以及制约信息系统核心——数据库正确运行的主要因素;探讨了如何维护数据库并提升其运行性能;给出了数据库备份与故障恢复的一般方法。
儿科护理与其他科室有很大不同,儿科患者由于其身心发育特点,意愿常由其家属代为表达,患儿家属的心理状态对患儿的治疗及护理有着直接的影响。针对患儿家属主要心理状态及表
<正>2009年8月12日下午,在真功夫广州高盛大厦的总部,发生了一起数十人参与的肢体冲突,冲突的缘由是新任命的副总经理潘国良无法上任。潘国良的身份本身就足以说明真功夫的家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城市中住房的数量越拉越多,住宅规模也越来越大。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工程项目的投资力度,技术的复杂程度都在不断地提升,一个好的建筑结构设计的诞生,依
以配网自动化建设模式为研究对象,归纳出配网自动化建设的4种典型模式:故障定位、就地馈线自动化、集中馈线自动化、调/配一体化平台的自动化。分析了每种模式可实现的功能及
政治文明作为整个社会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其特定的科学内涵,包含着丰富的内容。政治文明符合时代发展的具体需要。本文考查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发展过程以及不同历史
为反映我国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现状以及企业开展创新活动的政策环境,完善扶持企业创新的政策、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统计支撑,2007年国家统计局组织了我国第一次全国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