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态公益林可持续经营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fj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维持生态平衡、发挥生态效益、改善人类生存环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此,保护、恢复和发展森林资源,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已成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及时代主旋律,生态公益林可持续经营已成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公益林的生态效益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征,在我国一直作为一种免费的公共资料为社会所共享,其维护建设和经营费用也主要由政府来承担,随着我国公益林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政府面临着巨大的财政压力,政府投入的有限性与建设资金实际需求的不断扩张性矛盾日益突出,加之森林资源缺乏合理利用,使得经营资金短缺。因此在提高生态公益林生态效益的同时,克服生态公益林经营资金短缺问题,协调生态公益林建设管护与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对我国生态公益林的可持续经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运用生态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学科知识,以森林可持续发展理论、森林多功能理论、森林生态系统管理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和外部性理论为基础,采用归纳与综合分析法,文献分析法、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借鉴国内外生态公益林可持续经营相关理论和实践情况,为生态公益林可持续经营的实践活动提供参考和指导。首先,本文分析了我国生态公益林经营现状,提出了生态公益林资源质量不高、中幼龄林抚育强度低、森林火灾防控能力不足、生态公益林资源利用补偿标准低、投融资渠道狭窄等问题。其次,研究了生态公益林培育和管护方式,在培育方面,依据公益林的不同主导功能来选择树种、选择适宜的森林营造方式和抚育方式,注重良种的使用;同时,营造混交林,因地配置树种结构。在公益林管护方面,建设生态公益林灾害预防系统和管护监督体系,加强生态公益林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公益林灾害预测与监控,完善林业机构内部机制和民主监督机制,从而提高生态公益林的管护质量。再次,研究了生态公益林资源利用原则、途径和程度,对生态公益林的木质资源、非木质资源、林地资源和森林景观这几个方面进行利用,提出了林木、林地资源利用程度标准,和生态旅游地利用程度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第四,研究了生态公益林投融资主体和投融资渠道,提出了从生态公益林的不同保护等级出发研究生态公益林的投融资主体,从资金筹集者角度分析了生态公益林的投融资渠道。最后,从产权制度、补偿制度、经营保障制度和贷款保障制度这几个方面提出完善我国生态公益林可持续经营制度的对策,以便为我国生态公益林可持续经营制度的完善提供参考和借鉴。
其他文献
针对生物浸出液中铁及其它杂质含量高而有价金属浓度低的情况,研究了吉林白山低品位硫化铜、镍、钴矿生物浸出液在低温低pH值条件下除杂以及将生物浸出液中铜、镍、钴的净化
涉及计算机程序的技术方案是否应当受到专利保护以及如何保护是世界各国专利部门和知识产权界一直在探讨的问题,这其中,针对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程序以及程序算法本身的专利保
物价问题,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和体制改革中最敏感、最突出的问题,也是男女老少、干部群众日常工作生活中议论最多的话题。早在1980年,世界银行的布鲁斯教授就预言所有社会主
纳税服务是税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政府部门,随着社会的全面进步,有义务为纳税人提供符合他们需要的公共产品和服务。为纳税人提供优质、高效的纳
以Ti-42.5Al-8Nb-0.2W-0.2B-0.1Y(原子分数,%)合金为研究对象,通过热处理获得不同大小片层团的2种全片层显微组织,并在900℃空气条件下,进行了100 h的抗氧化性实验。利用OM、
白粉病是辣椒主要真菌病害之一,是由辣椒白粉病病原鞑靼内丝白粉菌(Leveillula taurica)引起。该菌内外兼生,在侵染辣椒初期以内生菌丝为主,难以在早期发现病害,待叶片出现白粉病斑时病情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利用化学药剂较难防治。选育辣椒抗白粉病品种是减轻辣椒生产中白粉病危害的一条重要途径。本研究通过辣椒白粉病抗性QTL定位,为辣椒抗白粉病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奠定基础,加速辣椒抗白粉病新品种培
【正】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企业的自主权更大了,自负盈亏的企业日益增多。这使一向不甚关心情报工作的工矿企业,一下就把情报工作与企业的命运联系在了一起。我国四
根据虎林市酸雨监测站2007~2008年的酸雨监测资料,分析了酸雨的季节变化特征,同时分析了酸性降水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统计得出在129个降水样本中,PH值〈5.6的酸性样本49个,占38
旅游的季节性变化问题从旅游现象一开始就紧随出现了,其中气候是影响旅游季节性变化的主要因素。同时,随着度假休闲时代的来临,越来越多的旅游者选择风光优美,气候宜人的地区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经济条件的改善,居民旅游消费意识不断提升,旅游人数也在不断增加。城市型旅游交通中,在旅游旺季会引起大规模的旅游者进入,给城市交通系统带来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