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课堂参与问卷的编制及影响性因素研究

来源 :山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2次 | 上传用户:ganglei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课堂参与和其学业成绩、社会交往、成年后的工作表现都有着重要相关,课堂上参与度低的中学生表现出更多的逃课行为和校外危险行为。因此对中学生课堂参与的研究吸引了众多的教育者和学者。研究者对学生课堂参与的研究表达了不同的观点,主要集中在:课堂参与的概念、维度、测量方法、动机性影响因素和维度指标的区别等方面。近些年,有关于课堂参与的概念有很多,从广义到狭义,但是对课堂参与定义阐述并不清晰,这阻碍了对课堂参与的干预,也阻碍了未来更详细的研究。因此,对于课堂参与的各个维度的具体的描述对以后的研究很重要。课堂参与的维度和结构和动机性因素在测量中存在重叠。关于课堂参与的研究不仅仅要在定义上进行确定,也需要用恰当的方式测量到学生参与的程度。同时,学生课堂参与和不同的影响因素以及结果性因素之间的关系需要进一步整合和搜集。由于学生课堂参与必须在一个综合的环境中考察,研究者需要考虑到学校,家庭等信息。最后,环境因素和个人动机因素对学生课堂参与的影响中是否存在中介作用仍有待分析。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采用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主要对中学生课堂参与进行了三方面研究:第一中学生课堂参与量表的开发。第二,中学生课堂参与的影响性因素研究。第三,自我效能在中学生课堂参与和班级环境影响因素上的中介作用。本文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中学生课堂参与是一个多结构的概念,包含认知参与、情感参与和行为参与。中学生课堂参与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作为测量中学生课堂参与程度的测量工具。(2)中学生课堂参与和环境因素: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和父母支持之间相关显著。(3)中学生课堂参与和个人动机性因素:自我效能、学习掌握目标、表现趋近目标、表现回避目标和归因相关显著。(4)中学生课堂参与在班级环境中存在差异。(5)个人动机性因素-自我效能在课堂参与和班级环境上存在间接作用。其中自我效能在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对认知参与的影响上有部分中介作用,在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对情感参与的影响上有完全中介作用,在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对行为参与的影响上有部分中介作用。
其他文献
作为社会重要文化服务组织的公共图书馆应响应国家号召,充分挖掘馆藏文化元素,开发文创产品,发展文创产业,限于人员、资金及销售渠道等因素,公共图书馆需要协同文化传媒企业,
对国际教育技术进行元分析,可以得到国际教育技术的研究热点,有助于掌握教育技术学领域发展的宏观走向和微观核心。文章以国际教育技术SSCI期刊2008~2017年这十年间刊登的论
为验证从超音速混合层中发展而来的修正可压缩性(包括膨胀可压缩性和结构可压缩性两部分)的k-ε湍流模型对复杂超音速流场的预测能力,对复杂的超音速燃烧冲压发动机(Scramjet)燃烧
为分布式视频点播(videoondemand,VOD)接入控制建立了基于POMDP(部分可观Markov决策过程)的数学模型,应用策略梯度优化算法仿真求解模型的最优策略.仿真结果表明,基于POMDP模型的仿真
期刊
在当前高速发展的网络信息社会里,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以纸质媒介为主,当前的人们获取知识则以网络传播为主,随着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图书馆的服务方式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