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民新闻跟帖中的语言暴力研究

来源 :湘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qsc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让我们时刻处于“指尖智能时代”。只要动动手指,不仅随时随地都能十分迅速地获得想要的信息,还能在各大新闻客户端和新闻网站上发表评论,让普通网民的声音被广泛传播。由此,形成了独特的评论方式,即网民新闻跟帖。网民新闻跟帖是指在网民在浏览新闻后,就新闻事件发表的评价和见解。与传统新闻评论不同,它是网络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无所谓网民的职业和学历,任何人在网民新闻跟帖平台都是平等的。因而成为普通大众表达民意的发声筒。也正因为评论“门槛低”,评论语言中常伴随着语言暴力。网民新闻跟帖中语言暴力愈演愈烈,损害了他人利益,严重污染了社会风气,极大地影响了社会和谐。因此,对网民新闻跟帖中语言暴力的研究相当必要。本文针对网民新闻跟帖中语言暴力的研究,主要采用案例分析法和文献分析法,以心理学、语言学、传播学为主要理论支撑,通过数据统计、对比等方法,对网民新闻跟帖中语言暴力的主要内容、成因、特点进行了全面和深入的解读,同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这对解决当下消除网民新闻跟帖中的语言暴力现象、维护网民新闻跟帖平台的和谐发展、社会的长治久安具有一定现实意义。网民新闻跟帖中语言暴力的主要内容可大致分为地域攻击、人身攻击及散布谣言,具有用暴力语言发动“道德审判”、频频使用诅咒式暴力语言以及评论内容碎片化等特点。网民跟帖平台作为一个自由开放的平台,究其语言暴力产生的原因,可从传播者、传播媒介和传播环境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网民主体的特性和评论时的心理机制是造成新闻跟帖平台语言暴力频现的主要原因,而当下新闻传播媒介刻意制造注意力消费和传播环境的监管不力等是重要原因。在网民新闻跟帖平台赋予网民言论自由时,如何消除语言暴力,充分发挥该平台表达民意、交流思想意见的作用,值得深思。
其他文献
开关系统是整个自动测试系统的核心,开关系统在自动测试系统中实现测点与测试仪器间的连接,测试信号的路由切换以及被测单元与电源系统的连接.笔者从自动测试系统设计的角度
媒体融合"以老推新"发展战略是一种由内而外的媒体+互联网的改良路径,形成了小而全的新媒体市场格局,传统媒体整体上缺失自主可控的互联网用户服务平台。以差异化的互联网用
大学生网络暴力语言已经成为影响大学校园和谐的主要因素之一。从模因-顺应理论的视角来探究大学生网络暴力语言,并对这一语言现象背后产生的内在认知心理工作机制做出合理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理论成果。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确保社会主义的主流价值观、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必要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及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教育信息化成为趋势。翻转课堂作为教育信息化的产物,它在实施推广过程中必然会与传统教学模式产生矛盾,教师应加深对翻转课堂的研
以高中《化学2》中《化学平衡状态》作为案例,利用CPUP模型对构成课堂教学内容的板块内容、构成板块内容的单元内容和构成单元内容的基元内容进行解析,找出板块内容之间、单元
利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时需要注意"一正、二定、三相等"的条件,三个条件缺一不可。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这些条件有时不能同时具备,就需要一定的化解技巧,来应对这一系列的"失
羊肚菌美味可口,珍稀食(药)用菌,国际市场紧俏。大别山区得天独厚的气候,适合其生长。大力发展大别山区羊肚菌产业,助推精准扶贫工作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我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在全球范围内传播,汉语国际教育承载着汉语和中华文化的传播使命,日益成为实现国内外语言文化交流、促进国内外紧密联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