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尽管目前国内有关各方对中学英语教学法存有异议,2007年底各家在外语教学研究学术会议上进行了具有建设性的辩论。但教育部制定的《中学英语课程标准》依然是中学英语教师行事的指南。《标准》提倡采用任务型教学途径。是因为这一教学途径能够达到“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的教育目标。本文通过传统教学法和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在初三英语阅读课中应用的对比研究,目的是探索任务型教学途径在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有效实施。全文由六部分组成:第一章首先对任务型语言教学法产生的背景及在中学阅读教学中贯彻它的实践意义、本选题的必要性及目的进行了论述。第二章文献回顾,通过文献综述法从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和语言教学法研究等方面论述了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理论依据、任务选择以及设计原则等。阐明了任务型语言教学法的起源、基本的概念以及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所取得的成果,重点对任务型教学中任务的定义、结构及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特点、类型和设计原则等进行了详细的叙述。第三章。探讨了任务型教学途径在中学英语阅读课堂里实施的重要性及对比了传统PPP教学法和Willis的任务型教学途径。第四章描述了实验的设计和过程,并收集了相关数据。作者在初三年级两个平行班的学生中进行了一个学期的实验研究。第五章概括了实施任务型阅读教学的研究结果。通过用定量与定性的方法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成绩及学生问卷调查的分析,得出这一教学模式在实践中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任务型语言教学是一种能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能够充分发展学生对英语学习的主动性。最后总结了本研究的局限,并对之后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使它能够在未来的中学英语教学研究中进一步得以扩充深化,使任务型语言教学真正地运用于阅读课堂,并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