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学堂学生的阅读活动及其思想转变(1901-1911)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heni123a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末(1901-1911)是一个由传统向现代过渡的时代,也是在内忧外患下变革呼声与行动愈烈的时代。在“废科举、兴学堂”的政策背景下,新式学堂学生群体的数量迅速增长,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许多学堂学生受改良与革命思潮影响,掀起学界风潮,后来更是投入反清革命运动中,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学堂学生在清末时的阅读活动,既反映了学生思想的转变过程,同时也是这一转变过程的重要推动力量。本研究从阅读史的视角出发,通过文献研究法与个案研究法,揭示1901-1911年间学堂学生阅读活动与思想转变之间的关系。第一,通过比较清末学堂学生与传统士子童生的阅读情况,以及1905年废科举前后学堂学生的阅读活动,来展现清末学堂学生阅读活动变化的脉络。第二,通过对朱峙三和周作人的个案研究,深入探究清末学生阅读行为与其思想转变之间的复杂联系。清末学堂学生的阅读活动与传统士子童生相比,报纸、期刊等新的阅读媒介取代中国传统经籍成为他们的主要阅读媒介,学生阅读的范围和内容也大为增加,这使得学生发展出略读的阅读的策略以弥补精读阅读速度慢的缺陷;学生的阅读方式也发生了改变,除了单独阅读外,还会在阅读社群中分享读物、交流读后感。清末科举改革和停废也影响到了学堂学生的阅读活动,科举制的废除斩断了学生与清廷之间相互依存的纽带关系,加之晚清内外交困的时局与愈发响亮的变革呼声,使得许多学生产生对承载儒学的传统书籍的怀疑和否定。学生不再以科举为主要目的组织自己的阅读活动,或转而寻求时务之学,或关注改良与革命书刊,或对杂学产生浓厚兴趣,学生的阅读面得到了拓展。从朱峙三和周作人的阅读活动与思想情况的具体阐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阅读活动的变化与学生思想转变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学堂学生在清末时的阅读活动,既反映了学生思想的转变过程,同时也是这一转变过程的重要推动力量。但阅读活动对思想转变的影响是因人而异的,受年龄、性格气质、个人经历、教育背景、家庭社会经济状况及社会文化因素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学生阅读行为与其思想转变之间的联系是复杂多样的。
其他文献
伪满洲国成立后,日本关东军为了使占领后的东北地区成为其永久的殖民地,从一开始就制定了一系列严密的组织人事制度,从组织上对伪满政权进行全面的“内部指导”。伪满洲国统
白光LED由于其寿命长、绿色环保、节能、安全可靠等优点被称为新一代的照明光源,具有广泛的市场和发展前景。在实现白光LED的技术中,目前荧光转换型白光LED有三种设计方案:a)
2009年2月17日广西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会议召开。会上,广西国土资源厅厅长、党组书记,广西海洋局局长肖建刚作了重要讲话,针对当前国内国外严峻的形势和挑战,他说,2009年是国土资源
抗战胜利前夕的中国青年远征军,是中国知识青年保家卫国、救亡图存的具体体现,它在补充兵员、改善军队素质、提高作战能力、满足中美英军队对日作战需要、保证战争顺利运转等方
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推广“黄龙模式”创新基层治理,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开创新局面,推进村居人居环境治理,以一张蓝图决胜村改,以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人民创造高品质
为解决海洋超大型浮式结构物VLFS的结构问题,提出将建筑领域的网格结构(网架、网壳结构)原理应用到海洋浮式工程中,形成一种耐波性好、结构强度和工业化程度高、制造难度和造价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