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物/蒙脱土纳米抗凝血复合材料的研究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mon200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分子生物材料在生物医用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广泛地应用于人工器官以及各种诊断治疗用医物。当高分子材料与活体组织相接触时,会导致一些重要的反应,诸如血栓形成和一些不希望发生的免疫反应。生物相容性,尤其是血液相容性是高分子生物材料重要的性能指标。提高材料的血液相容性一直是生物材料研究与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在聚合物中加入少量的层状硅酸盐所制备的聚合物/层状硅酸盐纳米复合材料能提高聚合物材料的力学性能、阻隔性和生物相容性,因此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兴趣。本论文根据肝素分子抗凝血的特点,设计合成了三种新型的功能性抗凝血插层剂,进而合成了三种新型的抗凝血蒙脱土纳米中间体(O-MMT):蒙脱土/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肝素(MMT-C12-hep)、蒙脱土/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肝素(MMT-C16-hep)和蒙脱土/十八烷基二甲基-2-羟乙基溴化铵-肝素(MMT-C18-hep),通过FTIR、XRD、TGA等测试方法研究了不同类型、不同质量的插层剂对改性层状蒙脱土的物理、化学性能的影响,以探究功能性抗凝血插层剂插层反应的机理和特性。采用聚合物溶液插层法合成了一系列新型的剥离型硅橡胶/蒙脱土纳米抗凝血复合材料;通过FTIR、XRD、SEM和接触角测试对制备的纳米抗凝血复合材料进行了结构和性能的表征,以了解反应的机理和特征以及蒙脱土纳米抗凝血中间体在硅橡胶中的剥离、分散情况;通过力学性能的测试了解层状蒙脱土微观纳米结构对材料宏观性能的影响;通过TGA研究了蒙脱土纳米抗凝血复合材料的耐热性能,并通过动态热降解法对纳米抗凝血复合材料热分解过程的动力学机理进行了探索。在此基础上,用溶血试验、复钙化时间和体外血小板粘附试验表征了材料的血液相容性。研究结果显示,硅橡胶/蒙脱土纳米抗凝血复合材料的溶血率都符合国际标准,且材料表面都黏附较少的血小板。在相对较长的时间内,所制备的纳米复合材料都具有良好的抗凝血活性,因此可望在生物医学工程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
其他文献
采用压榨法、溶剂浸提法、分子蒸馏法、超临界法提取了野香苏籽油。应用尿素包合技术对野香籽油中不饱和脂肪酸进行了富集,通过正交实验(L93^4)考察了尿素在乙醇中质量浓度、脂
目的研究各种危险因素与慢性萎缩性胃炎复发的关系。方法 170例患者均为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本院就诊并经中药治愈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根据患者是否出现复发情况将其分
目的:找出医院护理管理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找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方法对我院2009年至2010年152例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分析,并制定针对性的管理措施;自2011年开
运用微波辅助提取法提取黄芩中的黄芩苷,以50 g黄芩为处理量,确定了微波辅助提取黄芩苷的工艺条件为:m(水)∶m(黄芩)=15∶1,黄芩原材料粉碎粒度200目,溶剂为体积分数60%的乙醇溶液
给小鼠灌胃裸pcDNA3s质粒DNA,于3周后提取小鼠肺、肾、脾、肠系膜淋巴结、胸腺、生殖器官、肌肉及肝脏组织中的总DNA,琼脂糖凝胶分离游离质粒DNA与基因组DNA,以组织基因组DNA
文章采用拍照、现场取样、比对的方法,对于张家口学府西大街城市色彩的现状,包括街道建筑物及自然环境的色彩现状进行调研,结合城市色彩的相关理论,整理分析调研资料,总结结
采用动态流变仪研究了Alcalase碱性蛋白酶在酶凝大豆蛋白7 S,11 S组分和不同配比的7 S和11 S组分的混合物的过程中温度、酶的添加量对体系流变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7 S和11 S
目的探讨人工流产并发症的治疗。方法对因人工流产而引发的并发症进行治疗与分析。结论术后应注意休息,加强营养并保持外阴清洁卫生。
在中国民航业高速发展的今天,一个拥有四亿高端受众的巨大信息孤岛在空中航班上形成。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对机载宽带服务成功进行了商业化运营,作为互联网大国,我们如何去打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