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BD1启动子克隆、鉴定、转录调控机制及其在细胞生长、凋亡中的作用研究

来源 :重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urst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NFBD1(Nuclear Factor with BRCT Domains Protein 1),也称MDC1(Mediator of DNA Damage Checkpoint Protein 1),是一个参与细胞内DNA损伤后细胞应答反应的重要分子。我们研究小组在前期曾发现NFBD1在DNA损伤后出现转录下调并通过和P53互作而调节细胞凋亡,但NFBD1的转录调控机制仍不清楚,同时试验结果也提示NFBD1很可能参与细胞生长凋亡等的调节。本论文即在此基础上,对NFBD1的转录调控及其调节细胞生长凋亡的功能进行了相对系统的研究。分述如下:(1)NFBD1启动子的克隆、鉴定与初步分析:首先应用5’ RACE技术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鉴定了NFBD1的转录起始位点,首次发现NFBD1至少存在4种丰度和转录起始位点不同的转录剪接变异体。然后采用PCR定向克隆和酶切亚克隆策略,构建了覆盖NFBD1基因5’侧翼区起始密码子ATG上游5 kb区域的一系列NFBD1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重组体。启动子活性分析表明,NFBD1主要启动子区域定位于其主要转录起始位点区域附近1.5 kb的区域内,同时在其上游还发现了一个活性较低的启动子。采用转录因子结合位点预测分析软件分析表明,NFBD1启动子缺乏TATA盒,但含有典型的CCAAT盒和GC盒以及其它潜在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提示Sp1和NF-Y等转录因子可能参与NFBD1的转录调控。(2)NFBD1核心启动子区域的鉴定与分析:针对已经初步鉴定的NFBD1主要启动子区域,进一步采用限制性酶切联合DNA blunting方法构建NFBD1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列删除体。启动子活性分析表明,NFBD1核心启动子区域定位于其主要转录起始位点区域附近325 bp的区域内,该区域分别包含有两个高度保守的Sp1和NF-Y结合位点,但没有发现保守的STAT1结合位点。ChIP和EMSA实验结果表明,Sp1和NF-Y可以与NFBD1启动子在体外(in vitro)和细胞内(in vivo)结合,而STAT1则不与该NFBD1启动子结合。定点突变分析实验结果表明,NFBD1核心启动子区域内NF-Y结合位点的突变对NFBD1启动子活性没有明显影响,但Sp1结合位点的突变导致NFBD1启动子活性的消失,提示Sp1可能在NFBD1的转录调控中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3)NFBD1的DNA损伤后转录下调机制研究:采用阿霉素处理A549或HeLa细胞建立DNA损伤细胞模型,发现阿霉素处理后细胞内NFBD1 mRNA和蛋白质水平显著降低,而Sp1的表达水平没有明显变化。磷酸酶处理实验表明,阿霉素处理后Sp1出现磷酸化修饰,同时ChIP实验表明,阿霉素处理导致Sp1与NFBD1启动子的结合活性降低。NFBD1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列删除体分析实验表明,Sp1参与DNA损伤后的NFBD1转录下调。Sp1的特异性抑制剂光辉霉素A处理和siRNA介导的Sp1表达抑制导致NFBD1启动子活性和内源性NFBD1 mRNA和蛋白质水平的降低,同时,siRNA介导的Sp1表达抑制也提高了细胞对化疗药物阿霉素的敏感性。这些结果表明,Sp1介导DNA损伤后NFBD1的转录下调,这在DNA损伤应答反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4)STAT1在NFBD1转录调控中的作用研究:半定量RT-PCR实验结果表明,DNA损伤后NFBD1出现明显的转录下调,STAT1 mRNA水平明显升高,其相应靶基因也同时出现转录激活或抑制。但蛋白质印迹分析实验结果表明,DNA损伤后STAT1蛋白质水平仅呈现轻微升高,且STAT1的磷酸化修饰和转位/移位情况没有明显变化。虽然STAT1抑制剂氟达拉滨处理非特异性地显著降低了NFBD1的启动子活性和mRNA水平,但IFNγ处理诱发的内源性STAT1激活和siRNA介导的STAT1表达抑制对NFBD1的启动子活性和mRNA水平没有明显影响。这些结果表明,STAT1不参与NFBD1的直接转录调控。(5)NFBD1在细胞生长、凋亡中的作用研究:半定量RT-PCR和蛋白质印迹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筛选到的短链NFBD1 siRNA可以成功抑制内源NFBD1的表达,抑制率几乎100%。对HeLa等细胞进行NFBD1 siRNA瞬时转染,发现NFBD1 siRNA可以显著抑制细胞生长。FACS分析和蛋白质印迹分析结果表明,NFBD1 siRNA可以导致细胞内DNA损伤的累积、G2/M期检测点的激活和G2/M期停滞。采用细胞同步化技术,制备不同细胞周期时相的样品,进行NFBD1的基因表达谱分析,发现NFBD1在G2/M期表达水平升高,在G1、S期表达水平降低,表明NFBD1为一G2/M期基因,并参与细胞周期进程或调控。FACS分析结果表明,NFBD1 siRNA瞬时转染导致sub-G1峰的出现,同时蛋白质印迹分析观察到了Caspase 3和PARP的剪接激活,表明NFBD1 siRNA诱发了细胞凋亡。另外蛋白质印迹分析结果还表明,该凋亡过程中P53及其下游靶分子bax和puma也没有明显变化,但noxa在mRNA和蛋白质水平上均显著升高,强烈提示P53非依赖性的Noxa转录激活可能在NFBD1 siRNA诱发细胞凋亡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另外,MTT分析结果也表明,NFBD1 siRNA显著提高了细胞对阿霉素、顺铂等化疗药物的敏感性。这些结果表明,作为一新的G2/M期基因,NFBD1不仅参与正常的细胞生长,而且参与调节细胞凋亡过程;NFBD1也是一个有效的放化疗增敏剂药物和基因治疗药物靶点。本论文对NFBD1转录调控及其调节细胞生长凋亡的分子功能的系统研究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NFBD1分子功能和分子行为机制的认识,将为进一步深入开展NFBD1的基础理论研究、以及促进以NFBD1为分子靶点的抗癌药物开发研究均具有积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本文基于ESP8266微处理器、RFM98 LoRa收发模块以及物联网云提出了一个完整的物联网监测系统设计方案,该方案借助数字化、可视化模式,进行数据采集和监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
通过试验得到随竖向荷载变化的小阻力扣件纵向阻力模型,基于有限元法和梁-轨相互作用理论建立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桥梁相互作用分析模型,采用考虑竖向荷载对扣件影响的点
考虑水泥乳化沥青(CA)砂浆层黏弹性,对CA砂浆计算参数进行Prony级数转化,然后通过复合试件试验与有限元建模分析验证引入黏弹性参数的合理性与准确性,进一步分析轨道结构受温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手机地图逐渐成为人们获取位置信息的重要工具。由于手机地图具有屏幕小,快速移动和近距离阅读等特点,所以手机地图内容各要素的分层显示特征更为明
目的:鼠疫耶尔森氏菌(Yersinia pestis,以下简称鼠疫菌)是一种烈性病原体,通过蚤的叮咬可以引发宿主动物间以及人间的鼠疫爆发流行,了解鼠疫菌的致病机制才能够有效的防治鼠疫的
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的损伤修复一直是困扰神经科学工作者的大难题。传统观念认为中枢神经系统一旦损伤便不能恢复。近20年来随着神经科学的发展,尤其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针对工程中常用的铝合金板式螺栓连接节点,进行了低周往复疲劳试验.通过控制不同应力幅值,对10个连接试件进行加载,获得试件的荷载-变形曲线,分析了往复荷载作用下铝合金螺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