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试图在对传统课堂学习评价反思的基础上,针对评价“单一”的弊端,从历史、现实层面进行深入剖析它的症结所在,探讨在新课程改革教育理念下,如何实施课堂学习评价策略,促进学生更大的发展,为新课改教学实践行动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论文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认清传统课堂学习评价的优势:教学经济效益高,易完成预定的教学知识目标,教师易控制课堂,易发挥主体作用,学生解题笔试能力强。同时,认清传统课堂学习评价的弊端:评价主体单一,教师是评价的权威,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评价内容单一,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评价功能单一,重鉴定甄别轻反馈;激励评价标准单一,重群体横向评价轻个体纵向评价。针对这种传统的课堂学习评价问题,受教育评价和学校、教师、家庭、孩子都离不开考分的影响,剖析了它的历史、现实原因。 第二部分分为三章,分别阐述了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学习评价新理念,评价原则与实施策略,并进行了课例分析。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要求我们在建构主义、多元智能理论及后现代主义理论指导下树立新的课堂教学价值观、学生观、教师观、教学观、评价观;遵循发展性、有效性、全面性、开放性评价原则;采用激励性、多样性、主体性评价策略,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重视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实施评价方法的多样化与灵活性,把评价作为引导学生学习的工具,以评促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更大发展。 最后提出,在教学行动中,要走出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学习评价误区,防止出现廉价表扬,模糊评价,机械互评等极端现象,提高课堂学习评价实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