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株潭地区城乡协调发展的促进机理与实现路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ttz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形成了我国长期的城乡分割,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我国中部地区的长株潭地区城乡关系不协调的现象也比较明显。本文以区位理论、城乡融合理论、二元结构理论、协调发展理论等为指导,结合长株潭地区城市与农村的实际发展状况,通过引入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两个定量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长株潭地区城乡协调发展进行了测度。研究表明,长株潭地区城乡协调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从宏观上看,城乡协调度呈现出自北向南逐渐降低的趋势。城乡发展协调性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水平呈现明显的正相关。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化水平高的地区,其城乡发展协调性亦较好。长株潭地区城乡协调发展水平的关键是提高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与城市化水平。长株潭地区城乡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有:二元户籍管理制度、城乡分割的就业市场、城乡分割的社会保障体系、城乡分割的土地制度的历史根源;工农产品剪刀差、市场和效率导向的宏观政策、产业政策和公共资源的城市偏向等政策的城市化偏向;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科技滞后、资本化水平低和产业化发展水平低等农村自身发展内在原因;最后,还包括长株潭城市化处于“极化”阶段,辐射和带动作用有限。城乡地域系统由农村系统与城市系统复合构成,城乡协调发展的核心就是构建城乡融合体系,实质就是城乡地域系统内各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相互促进,并由初级协调共生转向高级协调共生互动发展的持续性推进过程,作用原理就是城乡之间由点到面、由局部及整体,次序推进,实现整体协调发展。中小城镇等中间节点决定着城市与农村系统的协调发展水平能力,在城乡协调发展推进过程中必须重视发展中小城镇的作用。长株潭地区城乡协调发展的战略目标就旨在增加社会财富,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缩小城乡差距,实现社会公平;优化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构建包括土地制度、户籍制度及公共服务制度,财税制度等城乡协调发展制度保障。走整合城乡组织结构、推动城乡产业良性互动、构建有序的城乡空间体系的实现路径。
其他文献
目前,我国中小学写作教学的现状是问题多多,困难重重。这些问题和困难表现在课程、教材、教学等各个层面。如果我们从“教”的视角转到“学”的视角来思考这些问题和困难,就
血小板活化是血栓形成疾病及炎性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平均血小板体积(MPV)是被认为与血小板活性相关。有大量临床和实验室的证据表明,在冠心病,特别是急性冠脉
<正>2020年5月19日,一早醒来,手机上跳出了陶西平陶老不幸去世的消息,顿时心里一揪,感到难以置信。2019年10月,在明远教育基金会评奖会上见到陶老。当时他看上去虽然略显消瘦
2009年国务院在《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中提出"适时启动符合条件的境外企业发行人民币股票"。这意味着境外企
通过对 1183名小学一年级学生的自拟心理行为问卷调查 ,结果显示 ,小学初年级学生“转型”期心理现状较好 ,对新环境大多适应良好 ;给学生带来压力的主要原因是学习、父母期
本文介绍了人因实验室的建设构想,利用一个模拟的现场环境对工作人员进行实地的防人因工具使用培训和人因陷阱识别能力的训练,提高工作人员防人因失误的能力,减少人因事件,提升电
基于1928年1﹕10 000的地形图,解译土地利用类型,确定建成区边界与建筑用地的空间范围。将建筑用地分为单体建筑、线状道路两侧的骑楼和面状同类建筑区3类。根据史料与现场调查
试验结果表明,四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葡萄枝条均有刺激发根和促进新梢生长的作用,效果最好的是ABT生根粉2号,吲哚丁酸次之,第三是萘乙酸,第四是吲哚乙酸.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跨国公司为主体的全球化蓬勃发展,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对企业空间行为和城市空间组织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地理因素仍
随着"终身教育"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我国的高等教育面临着新一轮的改革。新一轮的高等教育改革要以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指向,这样才能应对新时代提出的要求。作为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