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肥对长白落叶松苗木氮磷利用的影响

来源 :北京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yg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白落叶松(Larix olgensis Henry.)是我国东北林区重要的速生用材树种之一。目前生产上对长白落叶松苗木的人工培育以裸根播种苗为主,并习惯性采用大肥式的培育方法。这不仅不利于该树种的苗木质量,而且易导致肥料的浪费。本研究基于生产上对长白落叶松裸根苗木常规的培育方法,以提高其苗木质量为目的,以经典的“目标苗木”和“养分库”等理论为基础,以节约肥料中氮、磷养分的供给量为目标探讨了不同等级苗木地上和地下部分生长和氮磷的吸收利用机理及效率对无机氮磷养分的基肥、稳态加载和生长季后期施肥或有机肥料的响应,重点研究了苗木移栽后的早春碳水化合物积累与损耗、夏季养分的重新分配,秋季养分库的建立以及苗木细根的生长动态等苗木生理、生态学现象。同时,本研究对经过稳态养分加载的播种(1-0)苗木与复合国家Ⅰ级质量标准的移栽(1-1)苗木进行了早期造林效果的对比研究,以期探讨通过缩短苗木出圃前培育周期的方法实现对其培育成本降低的可行性。本研究结果表明:(1)长白落叶松1-0苗木对施肥处理的显著响应开始于夏末时期;(2)100 kg N和P hm-2的无机施肥或10000 kg FM鸡粪hm-2的有机肥添加处理均有利于较大形态苗木的生长和养分吸收,同时能有效减少土壤养分淋失,并提高翌年早春苗木碳积累速率;(3)低量磷酸二铵基肥处理(23.76 kg N hm-2,60.72 kg P hm-2)可以有效提高1-1苗木对土壤养分的吸收利用效率、减少养分淋溶、改变养分在苗体内的再分配,并有促进苗木生长的潜力;(4)生长季后期对1-1苗木同时或分别施入30和60kg hm-2的磷、氮养分会提高苗木养分库水平,但不会影响苗木生长;(5)氮磷供给比例为2:1时,根系中谷氨酰胺合成酶(Glutamine synthetase, GS)活性较低,但叶片中GS活性较高;当供给比例为1:2时,根系中酸性磷酸酶(Acid phosphatase, AP)活性较高,叶片中AP活性较低;(6)和每株500 mgN株-1的指数施肥处理相比,135 mgN株-1的指数施肥处理下苗木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较低,但养分利用效率较高,并且其早期造林成活率与Ⅰ级1-1苗木间差异不显著。
其他文献
独角戏是舞台上十分流行的戏剧样式,但是鲜有人敢于用独角戏艺术来拍摄电影。罗德里戈·科尔特斯的惊悚电影《活埋》,堪称是当代电影运用独角戏艺术登峰造极的佳作。电影中自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对更年期综合征心神经官能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有更年期综合征心神经官能症妇女8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稳心颗粒,对照组口服普罗
本文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系统研究了东北桤木Alnus mandshurica(Callier)Hand.-Mzt.、辽东桤木Alnus sibirica Fisch.Ex Turcz.各营养器官的形态结构及生殖器官的发育过
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用途广泛,易栽培、周期短,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效益,提高现有毛竹林生产力和扩大其栽培面积,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施肥是提高毛竹林生产
2004年在北京十三陵地区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侧柏人工林进行固定样地设置。研究区域为22年生侧柏林分,2004年4月,试验林分由初始密度5900株/公顷(对照样地)分别间伐至4100(N4100
针对110kV河东变电站10kV消弧线圈实际运行中出现的异常情况,深入现场、调查试验,分析消弧线圈在小电流接地系统中的运行特点,结合该站10kV消弧线圈的设备现状,提出解决问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外关于西欧社会福利政策的历史演进、改革得失、价值观念、理论范式等方面的探讨及比较不断涌现,既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学术视野,也进一步加强了我们对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之一。严重的水土流失造成了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制约着该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为了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治理水土流失,我国先后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