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PSD95和NR2B在氯化锂-匹罗卡品致痫大鼠海马的表达变化规律,探讨UPP对氯化锂-匹罗卡品致痫大鼠海马PSD95/NR2B表达的影响,以阐明PSD95/NR2B在癫痫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建立氯化锂-匹罗卡品大鼠癫痫模型,通过免疫荧光方法检测大鼠海马PSD95/NR2B的表达变化规律,再以MG-132预处理实验动物,对比观察MG-132对致痫大鼠海马PSD95/NR2B表达变化的影响;并进行行为学及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1行为学观察:PILO模型组72.22%(26/36)的动物经过发展为癫痫持续状态(SE)并存活,死亡率为19.44%,69.44%(25/36)的大鼠达到V级发作,平均潜伏期为36.36±5.58 min;MG-132预处理组63.89%(23/36)的动物发展为SE并存活,死亡率33.33%,91.67%(33/36)只动物达到V级发作(与模型组相比,P<0.05),平均潜伏期为27.27±5.04 min(与模型组相比,P<0.05);对照组无痫性发作。2病理学观察:光镜下对照组海马各区神经元排列整齐,形态完整。PILO模型组致痫6小时后,海马CA1、CA3及齿状回门区神经元失去正常结构,排列疏松,细胞间隙增大,可见到变性、坏死的细胞,但细胞脱失轻微。致痫24小时后,组织结构损伤加重,细胞脱失更加明显。MG-132预处理组神经元变性、坏死更为显著,细胞脱失更加严重。3 PSD95和NR2B蛋白的表达:PSD95/NR2B在对照组大鼠海马各区表达广泛,氯化锂-匹罗卡品致痫大鼠后,PSD95/NR2B在海马各区的表达逐渐减少,24小时降至低谷,与对照组相比P<0.01,有显著性差别,7天已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UPP抑制剂MG-132预处理实验动物后,能显著阻止致痫动物海马各区PSD95和NR2B蛋白的表达下调,致痫后6h、12h、24h组与相应时间点模型组相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海马各区PSD95/NR2B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别。结论:氯化锂-匹罗卡品致痫大鼠后,急性期海马各区PSD95/NR2B蛋白表达下调;泛素-蛋白酶体途径参与了氯化锂-匹罗卡品致痫大鼠海马PSD95/NR2B蛋白的表达下调;PSD95/NR2B蛋白的表达下调在癫痫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保护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