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种群动态和续存的数学模型及模拟研究

来源 :甘肃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yy8380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集合种群理论是近二十多年里发展起来的一种空间生态学理论框架。它可以有效地处理种群的空间结构,利用它可以研究种群的空间动态和生境破坏和破碎对种群长期续存的影响。集合种群理论的兴起和蓬勃发展已经极大地影响和充实了数学生态学和理论生态学,而且为保护生物学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手段和理论指导。集合种群的本质特征是个体在斑块之间的迁移和生境的异质性。人类活动破坏和破碎曾经连续的自然生境,已经为许许多多其他物种的扩散形成了障碍,危及到它们的自然繁衍。全球性的生境破坏和破碎化已经是人类乃至整个自然界面临的重大问题,有关研究普遍认为生境的破坏和破碎化是物种长期生存、群落关系改变、生物多样性维持的主要威胁因素。尽管已有大量的空间显含模型研究了生境毁坏对物种续存的影响,然而较少对比研究生境毁坏空间异质性对物种续存的影响,很少研究破碎生境中集合种群分布格局的动态。生物竞争是一种重要的生态关系,是推动生物群落乃至生态系统发展变化的一种主要推动力量,在群落的演替、构成、甚至于进化过成中都起了不可或缺的作用。Tilman(1994)提出的多物种竞争的集合种群模型是一个简单而经典的空间模型,该模型假设了层次竞争关系,预测了竞争力不同的无限多个物种可以竞争共存,但没人对打破Tilman多物种竞争集合种群模型的竞争链假设建立集合种群模型进行研究。本论文选题于该领域,借助于数学和计算机手段,抓住集合种群的本质特征是个体在斑块之间的迁移和生境的异质性,充分研究了生物体的迁移对种群动态的影响,基于元胞自动机类模型和关联方程模型,考虑生境的散失、生境斑块之间的连通性降低、生境质量的下降三种生境类型的破坏,对集合种群动态和长期续存的影响;并详细讨论了多物种竞争系统的稳定性,打破了Tilman多物种竞争集合种群模型的竞争链假设,发展了随机竞争的集合种群模型,通过稳定性分析研究了物种共存和竞争的问题。通过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为:(1)生境的破坏是威胁集合种群续存的主要原因,不但生境斑块的散失对集合种群的续存会产生较深远的影响,而且破坏生境的结构都复杂地影响了集合种群的动态和续存。(2)破坏和未破坏生境斑块的均匀混合不利于集合种群的增长和续存,而生境类型聚集分布可以促进集合种群的快速增长和长期续存,对于两种斑块类型相对均匀混合的生境来说,均匀场假设可能会高估集合种群的续存,对于相对斑块类型高度聚集的生境,均匀场假设可能会低估集合种群的续存。(3)物种的迁移范围也会影响集合种群的续存,迁移范围越大的物种越容易抵御生境的破坏而免遭灭绝。(4)只要竞争能力弱的物种有更强的迁移能力,竞争能力不同的多个物种可以在空间上分离的生境中共存,竞争能力和扩散能力在稳定态下是妥协的,并呈负相关关系。(5)随机竞争模型分析表明,两物种竞争出现双稳态现象,两物种竞争成功与否依赖于种群初始占有状态;随机竞争可能会导致更复杂多样的集合种群动态行为,包括竞争物种不能共存、稳定共存、以及双稳态的情况,同时说明随机竞争在群落组建过程中也可能在本质上起复杂的作用。(6)因生境的破坏可能会诱导物种向着扩散力强的方向进化,所以生物保护中对被保护物种自身的特性研究至关重要(比如物种的迁移和生存能力)。(7)上述结论对于保护生物学有重要的启迪作用,在实际的生物保护中我们不能仅仅考虑生境的恢复和斑块质量的改善,生境结构的构建也是很重要的,加强生境斑块之间的连通性也有利于物种的长期续存;在研究生物群落甚至生态系统时,要注意考虑空间尺度、生活史特征、以及随机竞争,它们可能起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其他文献
西方绘画史从石器时代刻在石壁上的岩画和陶罐上的图案就初见雏形,经过古希腊罗马中世纪宗教神话的洗礼,到文艺复兴鼎盛时期,再到十七至十九世纪之间的百家争鸣,最后到二十世纪的突破创新。在这条纷繁复杂的绘画艺术史的长河里涌现出无数伟大优秀的艺术家及艺术作品,同时也自然形成了各种不同的风格流派、艺术形式和绘画种类。本文主要以油画和插画这两种绘画形式探索二者之间的可能性。其中油画逐渐成为西方绘画史中的主体绘画
GABA能神经元是纹状体中数量上占比最大的一类神经元,作为一种抑制性神经元,在成体动物的大脑内参与了神经再生过程。有文献报道,在卒中后小鼠的康复期内,抑制纹状体神经元的
电视剧《在桃花盛开的地方》以40年中国农村的沧桑巨变为背景,围绕"一口粮食"架构情节,回顾了共产党员黄少花命运坎坷的一生,以小见大地折射出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该剧的
本文根据各种艺文总集、地方艺文集及全省各县志等四十余种书籍,对其中今尚有作品传世的湖南妇女作家进行统计,共得唐代1人,宋代4人,明代8人,清代287人,附录民国22人,并就区域、内容、体裁、
研究了新鲜香榧假种皮中所含的挥发油、溶剂提取物、单宁物质、非单宁物质、木质素等主要化学组分及其含量。测定了新鲜原料中的挥发性精油的提取率及密度、折光率、比旋光度
目的:本实验以高脂合并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模型大鼠为研究对象,探讨益脉颗粒对线粒体自噬及线粒体融合、裂解的影响,旨从线粒体自噬及线粒体动力学的角度揭示益脉颗粒
微生物在微纳米加工领域有极大的应用潜力,是可用于纳米、微米以及多层次跨尺度加工的天然“基本单元”和“底盘细胞”。一方面,其形态各异,有不同的尺寸和形状,可以作为微纳
本文的目的是建立几个种群迁移的数学模型并研究这些模型的动力学性态。其中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两个竞争的种群。在本文的第一部分,我们主要研究了由局部竞争压力而导致的种群
联吡啶PtⅡ配合物具有结构易修饰、光稳定性好、系间窜跃(ISC)效率高等许多优点,在光催化、光动力治疗(PDT)、分子传感、三重态-三重态湮灭(TTA)上转换等领域受到广泛关注。
文章通过对进度控制信息化进行初步研究,讨论了建筑施工企业进行信息化的背景 及为企业带来的竞争优势,并通过研究建立了进度控制信息化模型,为信息化实现提供了一 定的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