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棘白菌素B(ECB)是新型的脂肽类抗生素,由构巢曲霉Aspergillus nidulans发酵生产,是阿尼芬净新型抗真菌类药物的合成前体。以本实验室前期诱变所得的Aspergillus nidulans ZJB09223为出发菌株,在课题组前期培养基优化的基础上,研究了前体和甘露醇补料工艺对ECB产量的影响,优化了30 L发酵罐中ECB发酵工艺、建立发酵动力学模型,并进行年产2 t棘白菌素B的工艺设计,所得结果如下:研究了前体和甘露醇补料对ECB的影响。考察了L-鸟氨酸和L-脯氨酸脉冲式添加对ECB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于发酵周期的第2、4、6天持续添加终浓度为7.0 g/L的L-脯氨酸和7.0 g/L的L-鸟氨酸,发酵液ECB产量可达1604.4 mg/L,较未添加前体提高70.2%。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甘露醇的分批补料对ECB发酵的影响,采用发酵初始只加入49.0g/L甘露醇,并在发酵第3、6、9天分别添加16.0 g/L甘露醇,摇瓶发酵ECB产量为1915.4 mg/L,得率系数YECB/X为83.26 mg/g DCW,分别较对照(942.5 mg/L和62.81 mg/g DCW)提高103.2和32.6%。研究了30 L发酵罐中工艺条件对ECB发酵的影响,在课题组前期发酵罐研究的基础上,确定最佳工艺参数:种龄:48.0 h;接种量:10%;温度:24.0℃;通气量:1.5 vvm;罐压:0.03-0.04 MPa;pH:6-7.5;转速:初始150 rpm,后根据溶氧反馈调节转速,ECB产量可达885.8mg/L,较初始(356.5 mg/L)提高148.5%。并建立30 L发酵罐的ECB发酵动力学模型,曲线拟合和真实值效果良好。通过对发酵工艺和分离工艺的流程设计、物料衡算、能量衡算、“三废处理”、生产成本核算,完成了年产2 t ECB的工艺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