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艾滋病人经常受到歧视,这使他们在承受生理上巨大痛苦的同时,还要面临基本权利无法得到保障的困窘局面。因此,加强艾滋病人社会救助法律制度的研究和建设,对保障艾滋病人的根本权益,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因此,本文写作目的是通过对艾滋病人社会救助法律制度的分析和研究,以期为艾滋病人的权益保障提供些许拙见。 在结构上,本文主要分三个部分: 第—部分从艾滋病人社会救助法律制度的立法理念和法律性质两方面进行论述,为完善艾滋病人社会救助法律制度提供了理论准备。从立法理念来看,生存权是维持人的生存所必不可少的权利,由于艾滋病毒的影响,艾滋病人的一系列生存权利受到严重挑战,对其生存权利的救助也就成为该制度立法理念之一;公平正义是现代法律的基本原则,体现了对人类自身的关怀,而对艾滋病人来说,歧视比艾滋病更为可怕,它损害了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应具有的平等、自由的基本权利,损害了艾滋病人作为人的基本的种属尊严,背离了机会平等的基本规则,剥夺了艾滋病人的机会资源,阻碍了这一人群的发展前景,因此,公正理应成为立法理念之一;艾滋病不仅公是医学问题,更是严峻的社会问题,同时艾滋病人是弱势群体中的弱势群体,对他们救助不力,极有可能使他们产生越轨心理,使整个社会潜伏不安全隐患,因此,安全理念也是该制度理念之一;根据社会连带思想,人们的利益相互联系,每个人都有义务和责任援助处于困境中的艾滋病人,其中政府承担主要救助责任,这就是公共责任理念。接着,根据对中国社会救助法律制度的分类,文章认为,艾滋病人社会救助法律制度的对象是艾滋病人,他们具有社会群体特殊性,因此,从性质上说,艾滋病人社会救助法律制度属于特殊群体社会救助法律制度。 第二部分从立法和实施两方面对中外艾滋病人社会救助法律制度进行了实证分析。文章首先通过对美国、英国、前苏联等国艾滋病人社会救助法律制度的立法状况分析,总结出当今国外艾滋病人社会救助法律制度具有以下特征:以保障个体权利为制度设计的目的、医疗救助跃居首要地位、心理救助得以引入、社区发挥重要救助作用;接着,文章阐述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