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磺胺草醚降解菌土壤修复及降解机理的研究

来源 :黑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shineaig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微生物修复氟磺胺草醚的研究,目前国内研究的热点问题,降解菌株修复氟磺胺草醚成功的实例鲜有报道,因不同地区的环境气候、土壤和降解细菌自身的降解特性,降解菌的能力也将有所不同,经常出现污染的土壤降解效果差异较大的现象。为了解决土壤氟磺胺草醚污染的生物修复中非土著菌株的低存活率、低降解活性和延迟时间较长的问题,针对黑龙江省现有的研究状况。本研究以氟磺胺草醚为供试农药,在实验前期通过富集培养获得高效降解菌株FB5基础上,扩繁该菌株应用于氟磺胺草醚残留土壤,进行生物修复,探索该菌株土壤生物修复效果,明确该菌株土壤施用对土著微生物种群动态影响。为深入开发该类菌株及土壤修复提供理论指导,同时为了明确该菌株对氟磺胺草醚代谢机制及降解分子机理,本文采用GS-MS和蛋白组学在该方向进行系统研究,阐明了该降解菌的降解途径,克隆差异蛋白点基因,并进行序列分析,该研究为深入探索降解酶开发与应用提供新思路。1.实验完成了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对连续监测氟磺胺草醚土壤残留动态,外源降解菌FB5可以对残留氟磺胺草醚具备一定的修复能力,降解菌在添加一周后,对氟磺胺草醚的降解率达到61.19%。氟磺胺草醚消减方程的半衰期的计算表明添加降解菌使土壤中氟磺胺草醚的半衰期从93天减少到30天。2.利用GC-MS测定土壤中的PLFA明确外源降解菌的对土著微生物的影响,通过真菌/细菌、GN/GP、压力指数以及全脂肪酸的指标测定,数据分析表明降解菌处理组和对照组差异不显著,降解菌在对土壤微生物的群落变化影响较小。3.在明确氟磺胺草醚降解菌室内降解规律基础上,利用高效液质联进行降解产物指纹图谱检测,24h在质核比388.8位点产生一个新的产物,结合质谱分析推测可能组成是的C14H9F3N2O6S,48h在质核比375.6产生第二个产物,推测组成为C14H11F3N205S,初步推测其可能代谢途径。4.完成降解菌对氟磺胺草醚残留的基础上,进行了差异蛋白提取,得到13个差异蛋白点,通过生物信息学的比对,得到13个点的功能,推测F3、F6可能与除草剂的代谢相关,进行序列分析基因克隆分析,通过信息学分析,得到F3、基因F3的序列与E.coli结合蛋白dps基因同源性是100%;基因F6的序列与沙门氏菌肠溶亚种salamae血清变型索菲亚菌S1635外膜蛋白基因和E.coli SYW004外膜蛋白基因A相似度87%。对PCR产物进行同源性序列和系统进化树,并且推测出基因的理化性质。
其他文献
目前,生态城指标体系的研究都是关于社会、经济和环境的整体目标,较少提出指导物质空间规划和管理的生态城规划指标体系。本文旨在将社会、经济、环境和文化等内容有效融人我
根据水煤浆气化工艺的特点,对水煤浆气化装置总体布置设计要求,气化和渣水工段厂房、工艺设备布置及管道设计的要点进行探讨,供类似项目工程设计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