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没有指针的钟》是美国南方作家卡森·麦卡勒斯(1917—1967)历经十余年完成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它以1953—1954年的美国南方小镇为地理背景,以黑人民权运动以及北方工业化对南方的冲击为历史背景,以身患白血病的药剂师马龙从确诊至逝去为时间刻度,描摹了小镇居民在现代技术异化下的生命历程。作为技术异化理论大师的马尔库塞认为,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技术已经成为一种意识形态控制的新形式,操控着大众的意志与自由,消除了人们内心的社会批判性。本文聚焦于马尔库塞的技术异化理论,来探讨《没有指针的钟》里现代工业文明对人性的扭曲和压制,指明人类消除异化、获取身份的有效途径。本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简要介绍作家的生平及主要著作,梳理已有的麦卡勒斯国内外研究现状,同时阐述异化理论的发展历史,并提出论文的研究意义和研究思路。第二章从南方的历史变迁、宗教世俗化、麦卡勒斯的亲身体验三个方面,对小说中的技术异化现象追根溯源。第三章剖析文本中的技术异化表征:黑人舍曼在消费主义浪潮的冲击下陷入身份焦虑,无产阶级代表兰克为资本家所奴役成为“单向度的人”,中产阶级代表马龙在工具理性意识形态下产生心理危机。第四章提出了自我救赎和抵抗技术异化的策略,比如,马龙通过拒绝实施暴力等行为,确立了自我主体性;杰斯特通过爱欲和艺术抵制机械文明的侵袭,保持了自我完整性。第五章是本论文的结论部分,笔者对文章的总体框架和阐释内容进行了总结,强化了本议题的核心观点:麦卡勒斯对工具理性的批判,表达了她对人性的关怀、对和谐社会的向往,显示出她高屋建瓴的作家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