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虚拟同步发电机孤岛微电网电能质量控制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ongti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能源消耗日渐严重,自21世纪以来,世界各个国家一直在研究可再生能源的多能源互补一体化系统,分布式发电的发展为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新的方向。由于分布式发电的分散随机的特点,影响其接入大电网安全稳定的运行。微电网技术的诞生解决了分布式发电的弊端,为电力系统发展提供了新方向。微电网系统通过不同的变换器与分布式发电单元相连,对变换器采用合适的控制策略来维持系统的稳定。微电网运行主要有孤岛运行和并网运行两种方式,本文主要针对孤岛微电网研究其电能质量的问题。本课题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在孤岛微电网运行条件下,对逆变器采用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技术(VSG)。本文采用的虚拟同步发电机技术,模拟了同步发电机的二阶数学模型。虚拟同步发电机具有惯性和阻尼特性,能够增强系统的抗干扰能力。(2)对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系统进行小信号建模,通过逆变器等效原理图计算出输出功率,结合VSG控制,计算得到解耦后的VSG小信号模型。根据解耦后的VSG小信号模型,计算出有功和无功环的传递函数,绘制出根轨迹和伯德图,分析转动惯量J和阻尼系数D这两个参数在不同取值下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从而确定合适的参数取值范围。(3)当系统接入非线性负载时,会出现电流波形畸变等电能质量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本文采用了基于VSG控制方法的综合策略,首先运用三阶广义积分交叉对消反馈网络对系统输出电流进行谐波电流分离,提取基波电流和相应次的谐波电流。然后构造可变虚拟阻抗,将基波阻抗和谐波阻抗分别与基波电流和谐波电流结合,构造出谐波补偿电压。最后在电压电流双环中采用多重PR控制策略对输出电压进行谐波抑制。(4)在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和d SPACE(DS1104)实验平台对文章所提控制策略进行仿真和实验验证,仿真部分主要对VSG部分仿真模型进行搭建和具体分析,以及单台逆变器和两台逆变器并联接负载情况下,系统功率和频率的变化,以及两台逆变器并联下的功率均分。d SPACE实验部分,当系统分别采用下垂控制和VSG控制切换负载时,主要参数的变化对系统稳定性造成的影响。以及本文采取三阶广义积分器交叉对消反馈网络的谐波电流分离方法的谐波畸变率分析。
其他文献
随着乡村生活水平以及精神面貌的不断提升,乡村发展日新月异,已经迈入崭新的阶段。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的部分村庄已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条件以及得天
叙事学起源于20世纪初,是研究叙事作品的理论和方法。热奈特提出,叙事学旨在研究叙事作品的结构,包含叙事内容、叙事话语以及叙述动作三个方面。日本主要将叙事学运用于研究小说这一文学类别,而国内则已将其运用于研究报告文学领域。本论文的研究对象为开高健的报告文学集《一语道破东京》(1963-1964),拟用叙事学解读该文集,基于热奈特提出的叙事三大结构对其进行分析研究。主要包含以下研究内容:第一章首先从报
知识爆炸时代,学校教育已经很难满足社会居民对继续教育的现实需求。各级政府也在推动终身教育的发展,积极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这必然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趋势。我国社区教育经过长期发展,在服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层面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我国社区教育起步晚,发展相对较慢,尤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社区教育发展仍还较慢,没有形成系统、完整的发展模式,影响了经济落后地区居民的整体素质,也无法为本地区经济社会发
动压轴承广泛应用于旋转机械主轴支承,其工作表面并非是理想的光滑表面,加工后的轴承工作表面往往存在高低不平的表面几何特征,且轴承在服役过程中其工作表面也会因为磨损发
提高药液在作物叶面上的润湿和沉积一直是植保学科领域的热门研究课题,它对于农药的研制、喷雾装备的开发及喷雾技术的创新,以及提高农药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农药物化性质与
得益于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使得初中体育教学工作产生了很大的改变,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变成了首要的教育工作任务,为了推广和应用素质教育工作,初中体育教师进行课程讲解的过程
目前全球迎来老龄化,我国已经成老龄化增速最快国家,我国的人口老龄化的特征主要有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等,属于典型的“未富先老”。因为老
电子共轭聚合物的共轭π体系的电子高度离域,使其具有多种特性,如,光学性能、电学性能、及光电非线性性能,这些特性使得电子共轭聚合物在聚合物太阳能电池以及其他光电器件领
研究背景:心肌肥厚是心脏对各种因素引起的心脏机械压力增加所作出的适应性反应,心脏通过提高室壁厚度以减小室壁应力,维持心输出量。然而,当心肌肥厚逐渐由代偿过渡到失代偿
近几十年来,随着国民经济总产值的提高,社会的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现有的架空输电线因有占地面积大,放电安全距离要求高等一系列缺陷,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地下电力电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