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瑞典著名艺术史学家奥斯瓦尔德·喜仁龙(Osvald Siren)先生在20世纪早期来到中国,出于对东方艺术的追求和中国艺术的挚爱,在中国的北京和其它城市旅行数千公里,用照相机记录了大量的城市和建筑影像,成为早年探索中国建筑艺术的外国先驱者之一。回国后出版了一系列关于中国建筑、园林、雕刻艺术的著作,成为国际上公认的研究中国艺术的权威。本论文对喜仁龙的著作及相关资料进行全面的搜集和梳理,以原著为研究基础,梳理了喜仁龙的学术历程及学术贡献,对他在中国及北京的考察活动进行整理;以他著作中的内容为线索,结合他的旅行笔记和日记中的内容,解读他对中国建筑的理论观点及研究成果;并对他著作中的北京建筑进行分类比较研究,通过实地考察、今昔比较的方式,记录建筑与环境近百年间的历史变迁。喜龙仁悉心记录下来的那些历史建筑,不论是在昨天被粗暴地拆除的,还是在今天依然被精心地保护着的,无不凝聚着这位探求中国建筑艺术先行者的心血。时至今日,我们凭借喜龙仁的历史记录,不仅可以目睹那些历史建筑的百年尊容,还可以作为我们研究那些历史建筑的实例,实施科学的保护方法和措施。喜仁龙作为一位艺术史学家,用西方美学的观点对中国建筑做出的评价,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值得借鉴和思考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角度,从而能够更加全面系统的去解读中国近代建筑史。